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稀缺性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最大可能地增进人类的福利,是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活动的目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层人士对经济增长的成果和财富的分享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因此,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利益的公平分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车轮,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不懈追求的两个重要目标,它们不仅应该结合,而且能够有机结合。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经济增长的过程和收入分配的格局进行调整,尽量使社会的每个成员都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利益,实现效率与平等、增长与分配的统一。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来说特别重要,对于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来说更是如此。 笔者之所以把目光投向我国农民收入分配问题主要因为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截至 2001 年底,12 多亿人口,8 亿在农村;7.3 亿从业人员,还有 50%在从事第一产业。我们一直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否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发展。而 9 亿多的农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体,“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农民收入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不仅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农民收入多年来增长缓慢,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农民内部也产生了严重分化,这不仅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团结。第二,由于本人的兴趣和知识结构的原因,我对农民收入问题关注较多,并且在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也与此相关。在理论界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探讨很多,我希望通过搜集充足的材料进一步对农民收入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以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为指导,以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为理2论支撑,分析了我国从 1949 年到现在五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动轨迹,挖掘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因素,寻找解决城乡收入分配失衡、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有效对策。在逻辑结构上,本文以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主线,以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为重点,采用文献回顾、问题描述、一般理论分析、具体理论构建、解决现实问题的写作顺序,力求符合经济学的研究的基本范式。在篇章的安排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关于经济增长和西方收入分配理论回顾以及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的基本理论。经济增长的有关文献分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两类,其中有些经济学家已经表露出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哪个更应优先发展的偏向,收入分配理论主要介绍了古典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新古典微观分配理论及新古典宏观分配理论,这些理论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有着重要的影响。库兹涅茨的“倒 U”理论比较详细的论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的长期变动趋势。此外,在该部分给出了测度收入分配差距的工具: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这也是本文评述农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使用较多的论证工具。第三部分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架构。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阐述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详细介绍了增长与分配的三种战略模式:先增长后再分配战略模式、先再分配后增长战略模式和伴随增长的收入再分配战略模式。并分别对这三种模式进行了评价,对我国的先增长后再分配思路进行了深刻阐述。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建国以来五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状况。以 1978 年为分水岭,比较分析了改革前后农民收入增长的差异及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变化。第五部分探究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变动和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原因,从体制、历史、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发挥市3场机制、政府调节和社会辅助三种力量相结合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性研究。1.在题材的选择上,本文以现有体制背景下社会现实中人们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笔者考虑到对收入分配问题全面研究,容易造成分析的肤浅和内容的空泛,所以选择了我国农民收入分配问题作为研究的焦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受我国二元结构的影响更为深重,并且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日益扩大,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运行的公平与效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2.研究重点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方面。从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状况变动的 50 多年的历史中探究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制约因素,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中把握农民收入分配失衡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使问题的论证更为鲜明有力。3.在论述我国先增长后再分配的思路上,先详细介绍了国外三种增长与分配战略模式的成败得失,以及在发展中国家适用所需要的条件,再评述我国根据这种思路确立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事实上并未使广大群众,尤其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农民享受到经济增长这块“蛋糕”做大的好处。4.在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
其他文献
玫瑰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sporus)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抗生素—达托霉素(Daptomycin)的产生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目的:为了对Streptomyces roseosporus中
郯庐断裂是多次活动的深达地幔的断裂带,在其形成与演化过程中伴随有不同类型矿产形成,古生代以来郯庐断裂性质由张裂-压扭-扭张变化,相应的岩浆活动由超基性、基性-酸性-基
秦岭造山带是经历了多阶段的多陆块长期裂解、拼合的复合型造山带。最新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综合研究共同揭示沿商丹带分布有中新元古代蛇绿岩,并伴生有与板块俯
以工业硼酸为原料,利用络合结晶分离技术对硼酸中杂质进行选择性分离提取,制备高纯硼酸产品,通过化学滴定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紫外分光光度法、热
智能手机作为移动学习设备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非正式学习方式,推动了人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方式不断得到延伸,虽然人们对
本文对南华北盆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后认为其经历了12个演化阶段:变质结晶基底的形成(Ar-Pt1)、拗拉槽-裂谷盆地阶段(长城纪Ch)、克拉通—裂谷盆地阶段(蓟县纪Jx-新元古代
新时期,我国对公务员综合素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加强其职业生涯管理是尤为重要的途径。目前,通过对我国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现状的分析可知,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导致问题的
一、选题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入 WTO 后,我国经济将日益融入全球化当中。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行为,资产选
<正> 一般说来,语言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其发展变化是缓慢的。但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加速语言的演变过程。十月革命后的现代俄语即进入这样一个
<正>在针对某个测量需求而选择示波器时,我们首先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需要多大的带宽才能精确地重建我们的信号。毕竟,示波器的带宽能够告诉我们将保持多大的频谱频率以及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