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文学的天空不再是湛蓝一色或者是明月高挂,90年代的文学尤其的纷纭复杂,日益边缘化。就小说的命运而言,虽然随着文学的边缘化,小说亦呈边缘化趋势,但90年代的小说创作还是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局面,文体样式上的多元化构成了十年小说一道亮丽的文学风景线。而中篇小说在这十年中的表现尤为抢眼,甚至日益成为评价作家创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然而,相对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中篇小说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选择了时间形式这个角度,在叙事学的框架内研究90年代中篇小说在时间形式方面的特点。 本文共分上下两篇。 上篇从外部特征和内在特征两方面论述中篇小说的文体特征。 外部特征包括篇幅量和生活画面两方面。篇幅量是最明显的外部特征的显现。以往以篇幅量区别小说形态的的作法并不是很科学。文字仅仅是语言的符号,决定是否能够构成中篇小说的不是文字和篇幅,而是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是决定小说形态的质的东西。 内在特征包括结构方式、人物塑造、审美特质三方面。中篇小说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主题结构方式、形象结构方式和情感结构方式。其中情感结构方式可说是最适合中篇小说的一种结构方式。人物塑造方面,中篇小说在人物形象数量、人物性格展示等方面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有着明显不同。中篇小说的审美特质包括故事的完整性、结构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