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赛解说中隐喻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364088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独有的一种信息传递工具,从古到今已被众多的学者进行研究讨论。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诞生于18世纪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语言不能孤立存在,其以人类为载体进行传播,必然会和人类活动紧密的进行联系,在此基础之上,语言学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以认知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同时语言学又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微学科,以及近些年被广泛进行研究的语言学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本文的研究是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来对足球比赛解说中的隐喻现象进行研究。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比赛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用语,而现场直播解说作为一种动态的新闻传播方式,对于比赛的信息传递要求更为严格,既需要将球场动态的信息传递给观众,同时又要做到生动且富有感染性。在此基础之上,足球比赛解说中就会存在大量的隐喻用语。以此为参考,本文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部分重要比赛的现场评述进行转写和记录,建立隐喻研究语料库,在概念隐喻和社会语言学的基础之上,从足球比赛与隐喻的关系、隐喻的类型、隐喻的作用以及隐喻可能存在的潜在弊端等几个方面对语料库进行分析和整理,旨在阐述足球比赛解说中隐喻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的构成以及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依据、价值、语料来源,介绍了先前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具体的隐喻的语料的收集和整理,归纳出具体的隐喻类型以及数量分布,以及各个隐喻所发挥的作用。通过归纳和整理,本文发现3场比赛中共存在着626条隐喻用语,这其中涉及到战争隐喻、剧场隐喻、戏剧隐喻、人物隐喻、物体隐喻以及其他隐喻。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具体的语料来分析足球比赛解说中隐喻的功能。通过分析得知,隐喻包括两种功能,即修辞功能或者是显性功能,其中修辞功能包括渲染性、趣味性和形象性,同时还存在着三种隐性功能或者社会功能,包括宣扬体育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和教育功能。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以上的分析,整理出足球比赛解说中隐喻大量使用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弊端。通过分析得知,本文归纳出三种弊端——造成审美疲劳、产生语言暴力和文化障碍的出现。第五部分总结全文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其他文献
东川区由于气候、地势与历史的多种原因,造成土层瘠薄、石砾裸露、土地沙漠化、年蒸发量大,居民生产、生活困难,形成空间环境型贫困,为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东川采用了易地搬
在分析历史资料和防治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城市重要性作为判别准则之一,以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泥石流危险度分区。依据泥石流危险度权重的不同将河南省分
对CH4、水蒸汽和空气的预混气在涂有催化剂的热棒表面的着火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实验结果作对比.实验和计算结果都表明,该催化剂使重整反应能够在较低温度下(200~500 ℃)发生,
伴随信息化进程下设计思维的延展,设计研究的界限也愈加模糊,设计内容逐渐从专注于满足功能的器具转向讲究需求与体验,从单一设备向多元服务型演变。功能性目标的满足显示出
以藤牧一号苹果为试材,研究(0±1)℃贮藏条件下气调保鲜包装(MA包装)与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结合MA包装处理可显著抑制贮藏期间果实呼
G. El Sel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Eastern Desert of Egypt cropping as two parts, occupied by monzogranites that were categorized as biotite granite, muscovi
文章以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艺术形态特征为研究核心,以《我为祖国献石油》萌芽时期的创作时代性为切入点,主要研究《我为祖国献石油》音乐构成艺术特征,旨在准确把握其音
用浸根接种法对来自武汉市郊西瓜主产区,经单孢分离得到的12个西瓜枯萎病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分化鉴定。根据这12个菌株在3个鉴别寄主上的反应,初步将它们划分为2类:一类为1号生
目的将小鼠IL-23(mIL-23)基因转染小鼠乳腺癌细胞(MA-891),检测转染后小鼠乳腺癌组织内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了解VEGF的表达是否受IL-23基因转染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
泡沫炭(CF),是一种泡沫状多孔炭质材料。它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热、防腐、易加工、导电/热性能可调等特点,在化工、航空航天、电子等诸多技术领域都具有应用潜能。目前泡沫炭的制备多以不可再生的沥青或合成树脂为主。以生物质原料制备泡沫炭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的特点,是当前泡沫炭研究的一大趋势。本论文以典型的葡聚糖生物质——淀粉为原料制备泡沫炭,从多角度、多尺度研究并揭示了淀粉向泡沫炭转变的机理,获得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