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行人集散仿真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feileiz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是客运交通系统的核心,是多种客运交通方式和大规模客流的集散场所,在客运交通枢纽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然而枢纽内的客流具有很强的聚集效应,特别在高峰时期,大量的客流阻塞和停滞产生,导致枢纽设施服务水平和行人通行能力急剧下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客流在枢纽内的集散规律,从而提高枢纽设施的利用率、客流集散能力及行人服务水平。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一种基于行人个体运动的行人集散仿真模型,并设计开发了行人集散仿真系统,以实现评估综合客运枢纽在不同客流条件下的适应性,寻找服务瓶颈点,为枢纽设施的合理布局和设计提供依据,并进行枢纽的安全性评估。(1)本文对现有的行人运动仿真模型进行研究与分析,选取社会力模型为行人运动模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社会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并对其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运算效率。(2)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行人集散仿真模型。主要分析了枢纽内的行人特性,构建了行人模型,并对枢纽内的设施进行分析与研究,搭建了枢纽环境。在此基础上,对枢纽内的行人到达、行人运动、行人路径选择、行人障碍物规避及行人排队等行为特性进行研究,最后建立了行人交通行为仿真模型。(3)本文以Visual C#语言和SQL server数据库为开发工具,以所建立的行人集散仿真模型为基础,开发了模拟枢纽行人流情况的仿真系统。系统分为数据库管理、客流属性设置、枢纽设施环境搭建、仿真控制和仿真结果输出五个模块。在模块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行人仿真系统流程,最后设计出了系统的用户界面。(4)针对一些虚拟的场景,利用行人仿真系统进行行人运动仿真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行人交通行为仿真模型能较精确的模拟行人运动。(5)对北京南站的客流集散进行了仿真,结合仿真结果对北京南站服务进行评价,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因此,通过本文的工作,深入研究了行人集散仿真模型,建立了行人仿真平台,为实验室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国防、工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一般工作在人员无法到达的恶劣环境
自抗扰控制技术作为一类适应性强、抗扰能力强的无模型控制方案,通过扩张状态观测器观测(ESO)除串联积分环节以外的总扰动并补偿,无论外部扰动与被控对象模型为何种形式,都将
过程监测在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工业过程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过程变得日益智能化,系统内部结构
随着传统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其中太阳能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的关键环节,其控制策略与硬件实
随着各国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卫星等航天器的飞行任务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航天器的绕飞接近运动在交会对接、编队飞行、反卫星战略武器、在轨监测等太空任务中起着尤为重
本课题旨在研发一款基于运动想象脑电控制的实时在线脑机接口(BCI)系统,面向中风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该系统包含运动想象在线检测算法,康复外骨骼和康复系统软件平台三大核
微电网最优潮流是微电网系统规划与运行的有效工具,实现微电网经济、安全运行的全面优化,广泛应用于微电网电压稳定性、安全经济调度、电力市场等方面。微电网最优潮流是一个多变量、多约束、高维数、离散与连续变量共存的混合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由于微电网中存在各种分布式电源,为微电网最优潮流的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传统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算法提出了更多的、新的要求。本文以微电网最优潮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多智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被认为是21世纪将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领域带来重大变革的技术之一,随着该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已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案例,可以预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是
现代化工生产对于国民经济具有极高的地位,存在诸多不利于生产安全因素,这对故障诊断方法的使用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障诊断技术通过监督生产过程的运行状态,监测过程
心电信号是心脏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在体表的反应。它是临床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通常,对于心电图进行的人工分析,主观性比较强,工作量巨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