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潮汕地区是食管鳞癌(Esophgaeal sqmuaous cell careinoma,ESCC),也是贲门癌(Gastric Cardia Carcinoma,GCA)高发区之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是胃粘膜肠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也被证实为远侧部胃癌的病因,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贲门癌的关系尚存争议。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发现,潮汕地区的贲门癌患者及普查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远高于我国自然人群平均感染率,而且H.pylori感染与贲门慢性炎症,肿瘤细胞增生密切相关,提示潮汕地区的贲门癌发生与H.pylori感染有关。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 (Caudal-related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 , CDX2)是一种肠道上皮特异性基因,对肠上皮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和肠道特定基因的转录起调控作用。目前许多研究并发现值得注意的是, CDX2并不完全局限于正常组织尤其是肠道的表达,研究人员相继发现CDX2在胃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腺癌,膀胱癌和前列腺腺癌等也见其可表达。有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可引起CDX2在胃黏膜中异常表达。而目前CDX2在潮汕地区的贲门癌中的表达报道较少,而在贲门组织中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CDX2蛋白表达相关文献则几乎没有。本实验拟采用改良Giemsa染色和H.pylori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在贲门普查标本和贲门癌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X2蛋白的表达,探讨H.pylori感染和CDX2蛋白表达的关系,进一步加深H.pylori在贲门癌变过程中作用及相关改变的了解。材料和方法材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化疗。所有组织标本均经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及石蜡包埋。所有病理标本经HE染色后观察核对均符合组织学诊断标准。143例贲门癌及贲门普查组织石蜡标本,分两组:2008年至今在汕大医学院病理科收集的贲门癌标本共6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8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2.80岁;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医院胃镜室及揭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普查标本共83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34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4.04岁。方法1.HE染色观察贲门普查组织中的肠化现象及贲门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黏膜的炎症反应程度和上皮增生情况。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X2多抗染色检测其表达情况,用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标记幽门螺杆菌,观察其在组织中的感染分布。3.图像分析法应用Leica IM50图像采集系统和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对CDX2染色结果分析,计算每张切片的阳性标记指数( labelling index ,LI)。4.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分组经HE染色诊断正常贲门黏膜7例;贲门炎症组织76例,其中肠化生黏膜11例,非肠化生65例;贲门癌60例。2. CDX2的表达情况CDX2在7例正常贲门组织表达均为阴性,贲门炎症组织CDX2阳性率13%(10/76),其中轻度(+)4例,中度(++)2例,重度(+++)4例,表达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其中肠化生黏膜CDX2阳性表达率为90.9%(10/11),明显高于无肠化组(p<0.01)。60例GCA中32例(65%)CDX2表达阳性,其中低表达(+)15例,中表达(++)8例,高表达(+++)9例,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X2蛋白的表达在贲门炎肠化生组最高,贲门癌组也有表达而正常组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CDX2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定值密度的关系正常贲门组织中H. Pylori感染率为57.1% (4/7),贲门炎和贲门癌中感染率分别为77.6% (59/76)和68% (41/60)。将贲门炎和贲门癌组织按H. pylori是否表达分组,H. pylori阳性组CDX2表达阳性率与H. pylori阴性组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幽门螺杆菌定值密度与CDX2表达水平标记指数等级高度无明显相关。结论1. CDX2蛋白的表达在潮汕地区贲门炎肠化生组最高,贲门癌组也有表达而正常组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CDX2可表达于贲门肿瘤间质血管细胞。3.在贲门炎和贲门癌组织中CDX2蛋白表达与H.pylori定植密度无明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