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荠苧属植物对光照、水分和钾响应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81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石荠苧(MoslahangchowensisMatsuda)为我国特有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仅在中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有几个小的种群,已呈濒危趋势。为了研究其濒危的原因,分别对杭州石荠苧进行了不同土壤水分、光照和钾处理,并与同属非濒危物种小鱼仙草(M.dianthera)、华荠苧(M.chinensis)和石荠苧(M.scabra)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杭州石荠苧主要分布于三种生境:开阔地、林缘和林下,但最适生境为林缘(约70%自然光、60%田间持水量)。在该生境下,杭州石荠苧有最大的日平均光合速率(PNmea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光合能力(最大光合速率Pmax)和生物量累积也很高,然而此生境少且分散,而且受人类的干扰越来越严重。在林下生境,杭州石荠苧光合能力、光能利用能力(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等)、竞争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能力(根冠比R/S、根生物量比RMR)低,这使得其在繁殖期前就大量死亡。因此,杭州石荠苧目前主要分布在山上阳坡开阔地大面积裸岩的岛状土壤上。在此生境下与其它三种同属物种相比,杭州石荠苧膜脂过氧化程度高(高MDA含量、低SOD活性)、光合能力(Pmax和PNmean)和光能利用能力低、叶片薄(比叶面积SLA和叶面积比率LAR大)且叶绿素含量低、竞争光的能力(株高比HR)和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的能力低,而且低WUE与开阔地生境的少水环境相矛盾,这些都可能是杭州石荠苧濒危的重要原因。 华荠苧虽然不是濒危物种,但因其种群个体少而很难成为群落优势种。究其原因,发现在其主要生境—阳光充足的阳坡岩石周围或路边,光合能力和生物量累积、对光、土壤水分和营养的竞争能力比同属的小鱼仙草和石荠苧小,这可能使其种群扩散能力弱,因而在群落中常以伴生种存在。表型可塑性是植物个体适应变化环境的重要方式。它在资源受限、存在胁迫的条件下,通过调节植物的生物量分配和形态等特征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确保一定的适合度。本研究发现杭州石荠苧生物量分配和形态特征对钾的可塑性低于石荠苧,对光的可塑性低于小鱼仙草和华荠苧,但生理参数和总生物量对钾和土壤水分的可塑性高于石荠苧和小鱼仙草。这表明杭州石荠苧调节生物量分配和形态特征以维持个体光合作用和总生物量的能力弱,从而增加了它濒危的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出现以及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用来储存电能的能量缓冲器件变得越来越重要。通常的能量缓冲器件包括电池和电化学超级电容两种,前者充放电速度慢,后者充放电速度快,但功率密度无法进一步提高,而且尺寸也很难缩小。作为其候选者,静电电容虽然存储容量有限,但是相对于电化学超级电容却有着极高的功率密度,而且尺寸易于缩小,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以三维静电电容结构为指导思想,采用Pt纳米
干涉成像光谱技术是遥感技术与应用的热点与前沿,具有通量高、光谱分辨率高和成像稳定性高三大特点,因此能够探测目标物体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而干涉成像光谱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干涉图像的光谱重构,本论文以干涉图像的光谱重构算法以及其到嵌入式系统上的移植问题为中心展开,旨在建立一套小型的嵌入式光谱重构处理系统,从而实现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小型化、轻量化、产品化。首
网络作为新的载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十分惊人,且网络也逐渐覆盖我们的生活.高中生的行为、三观以及思维都受到了很多的冲击.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传输技术的广泛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系统的通信质量。超宽带印刷天线能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较宽工
本研究共分3个部分。首先是建立常规的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方法,具体以B6D2F1小鼠卵丘细胞作为核供体,用piezo操作系统把PVP处理的供体细胞核直接注入去核的同品系小鼠MII卵母细胞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有必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和积极地学习.同时运用多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热
扫频仪测控分析是将扫频仪系统上的信号加以整理、处理,而后进行显示、控制、数据分析与存储的过程。论文以数字扫频仪和虚拟化测控技术为基础,研究数字扫频仪虚拟化测控分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