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子比特量子纠缠态和超纠缠态浓缩的理论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量子信息学这门学科不仅取得了许多理论上的新成果,而且也在实验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所谓的量子信息学,简单来讲就是将量子力学应用于信息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而量子纠缠态则是量子信息学实际应用的基石。量子纠缠态作为这门学科应用的一种重要资源,许多量子通信方案都需要处于不同远距离位置的当事者共享纠缠态,从而实现量子通信的操作。在实际的量子通信方案中,由于极化光子具有传播速度快、抵抗退相干效应好的优点,所以经常被使用在各种量子信息处理方案中。但是,无论是将量子纠缠态传输还是存储都会发生纠缠态与其本身所处环境耦合,也就是量子通信方案所使用的纠缠态被环境噪声所破坏。这就使纠缠光子对的纠缠度降低,方案中原本处于最大纠缠态的光子对就可能变成非最大纠缠态。而量子通信方案大多都是基于最大纠缠态实现的,纠缠度的降低将直接影响量子通信方案的安全性和远距传送的保真度。量子信息学理论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提纯被破坏的最大纠缠态,将非最大纠缠态还原为最大纠缠态。纠缠浓缩是一种纠缠态提纯的手段,在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三个不同的纠缠态的纠缠浓缩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对多光子比特量子纠缠态和超纠缠态的纠缠浓缩,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量子纠缠态的概念、量子纠缠态提纯的方法(纠缠纯化和纠缠浓缩)以及文章中用到的光学元件和量子点与光学微腔耦合的光学系统,并且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第二章,利用交叉克尔非线性介质实现对非最大纠缠团簇态的两步纠缠浓缩操作。数值模拟显示对纠缠浓缩过程进行迭代,可以提高获得最大纠缠团簇态的成功几率。最后将方案拓展到对多粒子非最大纠缠团簇态的纠缠浓缩。第三章,利用第二章中所使用的交叉克尔非线性介质实现对任意超纠缠多光子Greenberger-Home-Zeilinger态的纠缠浓缩。同样的,可以将纠缠浓缩过程进行迭代以提高获得最大纠缠态的成功几率。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讨论了本章提出方案的成功几率与被纠缠浓缩的初态参量以及迭代次数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我们使用量子点与光学微腔耦合系统构建了两种非破坏探测器,并且使用所构建的两种非破坏探测器实现了对任意非最大超纠缠W态的纠缠浓缩。最后演示了这个方案也可以用来对N光子超纠缠W态进行纠缠浓缩。最后给出了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其他文献
生物膜是维持细胞、细胞器具有相对独立稳定环境的天然屏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磷脂是细胞膜中最丰富的液晶态脂质,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表征和检测中,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农用杀菌剂的大量使用,致使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难题也成为了农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活性片段拼接以及电子等排等设计原理,设计并
内蒙古地区中-新元古代为裂谷沉积,在中元古代早期裂谷作用开始,大约1800-950Ma时由于裂谷作用,华北板块的北部分裂为两个裂陷槽,平行于板块边界延伸,分别沉积了白云鄂博群和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油气资源的富集区域以及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天山造山带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大陆裂解、碰撞缝合等复杂的演化。对其进行研究将对未来的油
继现代电力制度的改革之后,电网发展需要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支持,而且也是电力走向开放的技术支持之一。电网调度是智能电网运行的命脉,具有技术含量高、实时性强、数据量大等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分辨率图像在视频监控、医学成像和遥感卫星成像等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根据输入的一个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一种灵活且成本相对低廉的仪器实现大气边界层高空风场的测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搭载测风仪器进行直接测风的方法,针对前人研究的不足,通过风洞实验、现场实测、数据后处理等多种手段全面考察该方法测风的准确度,分析其可行性。(1)对无人机测风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总结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分析了前人研究中的不足和局限性。针对基于多旋翼无人机平台的测风方
量子力学与经典信息学的“纠缠”产生了如今的这个相当活跃的研究学科——量子信息学。在近些年里,这一门新兴学科爆发出极大的研究潜力,在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发
有限温度一维多体系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而密度泛函理论对多体系统的研究一直是属于常用的方法,但是密度泛函理论研究突变交换关联势体系产生无法收敛的问题,所以
光学参量振荡器(OPO)是非线性光学领域发展以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之一,其实质是光的二阶非线性效应。近些年,因OPO宽范围的波长调谐,简单的结构,较高的功率输出等优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