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新诺明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整合子分布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shengqi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2015年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对复方新诺明和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并分析其耐药特性,为临床上治疗由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  2.探讨复方新诺明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整合子分布情况,为有效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5月间分离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同科室临床患者标本的812株肺炎克雷伯菌(剔除重复菌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分析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复方新诺明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2013年~2015年间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的药物敏感性变化。  3.通过PCR扩增复方新诺明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的sul基因、dfr基因及整合子携带情况,对整合子阳性菌株进行可变区域的扩增,所有耐药基因及整合子可变区域的PCR扩增产物经BLAST测序比对验证。选取同期临床分离的30株复方新诺明敏感菌株作为对照。  4.分析多重耐药组、广泛耐药组菌株整合子的携带情况,以及复方新诺明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内整合子的携带与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关联,探讨耐药菌株整合子分布情况与耐药表型是否具有相关性。  5.选取整合子阳性的20株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接合转移实验,观察受体菌与供体菌耐药特性差异,探讨整合子在耐药性水平传播中的作用。  结果:  1.2013年1月~2015年5月间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812株,标本来源较为分散,其中以痰液、血液和尿液为主,分别占47.9%(389/812)、14.7%(119/812)6.3%(51/812)。临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812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敏感性相对较好,仅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逐年递减趋势,对其他抗菌药物3年耐药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或趋于平稳,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3年总耐药率为21.6%(175/812),耐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良好,总体耐药率分别仅为13.5%、18.8%。  2.175株复方新诺明耐药肺炎克雷伯菌sul基因、dfrA基因及整合子分布情况:有142株(81.1%)携带sul1基因,126株(72.0%)携带sul2基因,仅3株(1.7%)携带sul3基因,103株(58.9%)同时携带sul1、sul2耐药基因,3株(1.7%)同时携带sul1、sul2、sul3;有164株携带dfr基因,其中dfrA1携带率(119,68.0%)最高,其次为dfrA12、dfrA7;有111株I型整合子阳性,其中48株可扩增出变区域,本研究未检测到II、III型整合子。  3.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其I型整合子的携带与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相关。肺炎克雷伯菌中I型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几乎均明显高于I型整合子阴性菌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株I型整合子阳性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供体菌,E. coli J53为受体菌,经确认后获得10株复方新诺明耐药接合子,且药敏结果显示接合子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  结论:  1.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且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敏感性良好,这可能与临床低用药频度有关,提示有关复方新诺明可作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良好的药物选择,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  2.sul基因与dfr基因的携带为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的主要机制,其中sul1和dfrA1(两者均与I型整合子密切相关,可由I型整合子介导水平传播)携带率最高。  3.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携带I型整合子。由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的传播与复方新诺明耐药性、多重耐药表型、广泛耐药表型均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今年全国棉花总产量的任务是一亿担皮棉,这是国家工农业生产四大指标之一。努力完成这个指标,不仅将保证我国棉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而且在政治上也具
目的:建立体外脐带血单核细胞来源与健康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诱导培养体系,比较脐带血和成人末梢血诱导分化的免疫活性
1967年全場棉花收穫面積为2,065畝(其中荒地1,011畝,熟地为麥田間作及綠肥地),平均每畝產籽棉381斤(折合皮棉127斤)超額完成了計划12%。比丰收的1955年增產23%,較当地盈丰鄉平
目的:研究妊娠期母体高糖饮食对子代糖代谢功能及其PARs效应的影响。  方法:实验将妊娠期正常Sprague-Dawley母鼠分为饮高糖水组和正常饮水组,在此基础上,又将各组4个月的雄性
目的:评估影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围生儿不良结局潜在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产科住院
我县21万亩棉田,在上级党委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由于广大社员的精心培育,在1958年亩产皮棉103斤的丰收基础上,今年又获得了更大的跃进,据9月上旬全县普查的结果,预计产量平均
一、棉花多枝改双枝试验山东省梁山县农业试验场为了研究解决棉花脱落问题,1958年在密植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枝改双枝”试验。棉田为沙质壤土,深翻1.5尺,同时施基肥,冬灌保
籽棉检验不仅关系到棉农生产的合理收益,关系到纺织成品和纺织成本,而且还关系到工农联盟的团结和巩固,因此籽棉检验,是极重要的工作,只有深入的研究,合理的检验,才能保证检
目的:  1.检测125例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中IL-7R、NOTCH1、FBXW7、WT1和PHF6的发生率以及IL-7R突变的位点,通过对IL-7R、NOTCH1、FBXW7、WT1和PHF6基因突变序列
扶沟县系黄水泛滥十年的泛区腹心地带,全县共有82000多户,38万余人,17万多个整半劳力,总耕地129万亩.群众有植棉习惯。土壤复杂,1959年共种棉花1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1%。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