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其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开始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其目的是整肃城市信用社及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逐渐发展为中小企业、农村经济和社区的金融服务主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两个显著的标签一服务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依靠快速发展及显著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城市商业银行被称赞为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梯队”。城市商业银行凭借其与大型国有银行与其他股份制银行无可比拟的产权灵活性、组织高效性以及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特点,逐渐成长为我国银行业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投融资和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比大型国有银行更加有针对性,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存在丰富我国银行业现存的经营、管理、创新模式,提高运作效率。城商行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其数量高达133家,银行总资产规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规模比例为11.7%,具体金额达226802亿元。城市商业银行的活跃发展及化解地方金融危机的及时性,使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完善现代银行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屈指可数,因此,其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较差。与此相反,上市的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数据较易获得,国内关于银行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此类银行。近几年也有一些学者对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商行的年报未能及时全面的在官网公布,相关研究数据不易获得,对其效率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基于以上城商行发展的重要性及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将以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为实证检验样本,对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实证检验分析。本文主要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山东省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分析。采用STATA软件先把山东省得14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统计描述,然后采用两个银行绩效模型对其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分析,最后得到实证检验结果,根据具体情况对山东省的城市商业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山东省城商行信贷行为中的资本充足率以及单一大客户贷款比率与银行的绩效显著正相关,不良贷款率与城商行的绩效负相关但不显著;城商行的股权结构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的股权属性以及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力(即Z指数)与城商行的业绩均显著负相关;山东省城商行的非利息收入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城商行的绩效显著正相关。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山东省的城商行不仅应该注重经营风险的防范还要注重经营业务的创新与扩大城商行内部股权结构的多元化,不断发展中间业务,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为城商行的健康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