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驱动系统的位置/接触力精密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j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先进制造加工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微机电系统、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高精度的运动系统成为了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技术,特别是以压电陶瓷为基础设计的压电驱动系统对微纳尺度领域下的研究与应用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的位置跟踪过程中,压电驱动系统中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迟滞、蠕变现象以及机械结构带来的振动、摩擦等严重影响着系统的输出精度;此外,压电驱动系统与外界环境灵活、安全的接触交互也为柔性环境下接触力的精密跟踪控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本文分别以柔性铰链压电运动系统与基于粘滑原理的压电驱动系统为对象,自纳米精度到微米精度,从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两个方面,研究并设计用以实现位置/接触力精密跟踪的控制策略,并应用于面向扫描探针显微镜成像的扫描运动轨迹跟踪与治疗渗出性中耳炎的鼓膜切开置管手术中。针对光栅扫描中的三角波信号跟踪问题,前馈迭代学习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但是传统迭代学习控制中的固定带宽Q滤波器限制了对三角波轨迹的高带宽跟踪。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线性时变Q滤波器的迭代学习控制策略,从误差的离散小波变换出发,根据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的分布特性规划Q滤波器的时变带宽轨迹,通过建立参考轨迹与有限时间响应基函数的投影关系,进而实现了对迭代间变化参考信号跟踪误差的收敛性,扩展了迭代学习控制的应用范围。该方法有效消除信号时频分布的交叉项并避免了信号切割与重组,并通过基于柔性铰链的压电驱动系统的实验验证了迭代间变化的20Hz三角波跟踪性能,同时实现了柔性和高带宽精密跟踪。对非光栅扫描运动轨迹的高速精密跟踪是提高扫描探针显微镜成像速度与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面向基于柔性铰链的压电驱动系统设计了基于信号变换的重复控制策略,通过建立扫描轨迹与恒定幅值正/余弦波之间的信号映射关系,结合重复控制在信号的基频及其谐频处产生无穷大的增益从而实现零收敛误差的高精度跟踪,突破了传统重复控制对于周期信号或干扰的严格要求;此外考虑到控制系统的时变特性,提出了基于lifted系统框架的稳定性与误差收敛性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结构简单、参数少,有效消除了迟滞、耦合带来的影响,在高速螺旋线跟踪下的均方根和最大误差分别在最大峰峰值的0.065%和0.18%以内,实现了对非光栅螺旋线扫描高速高精度的运动跟踪。此外,在医疗手术中压电驱动系统与人体软体组织的精密接触力控制是提高成功率的重要方面。针对鼓膜切开置管手术中与耳膜的接触过程,提出了自适应积分终端滑模力跟踪控制器以完成在柔性接触下的精密力轨迹跟踪。通过直接建立基于力误差的积分终端滑模面实现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并利用此滑模面设计了鲁棒滑模控制器;随后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律以在线估计系统参数与切换增益从而补偿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并提高对摩擦、迟滞非线性等扰动的鲁棒性、减少控制输入的抖振,随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基于粘滑原理的压电驱动系统与模拟耳膜的接触实验表明在无需环境建模下实现了对S曲线和不同频率正弦波力轨迹的精密跟踪。对于鼓膜切开置管手术过程中鼓膜切开术和插入索环对位置运动精度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积分反演控制器,利用积分终端滑模函数实现对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并构建了辅助二阶微分方程实现类高阶滑模控制的性能,通过积分反演控制和自适应控制实现了系统对干扰的鲁棒性,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推导并证明了其稳定性。在基于粘滑原理的压电驱动系统上的实验表明对于最大跟踪频率为10Hz的正弦波参考信号,其均方根和最大误差在幅值的0.65%和1.35%以内,并对三角波也实现了高带宽的跟踪;此外通过模拟耳膜上的手术操作测试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在入耳手术设备上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该控制策略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观测器,并且对迟滞、摩擦、未知扰动以及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较高的鲁棒性。最后,为实现在柔性接触环境下对力和位置的同时控制以及对摩擦、迟滞、模型不确定性等未知扰动的鲁棒性,提出了鲁棒自适应阻抗控制。利用Hunt-Crossley非线性模型分析了理想阻抗参数对稳态性能的影响,通过定义基于阻抗误差的辅助变量,设计积分终端滑模函数以实现有限时间收敛并提高稳态跟踪性能,融合自适应控制律以估计干扰上界进一步提高鲁棒性,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其稳定性,并最终达到理想阻抗。压电驱动系统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Hunt-Crossley模型的阻抗稳态性能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并且对动态力接触的对比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对接触力的精密跟踪能力。此外,通过模拟耳膜上的鼓膜切开置管手术也验证该控制策略实现的力-位置的跟踪精度满足完成该手术过程的要求。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压电驱动系统在迟滞、摩擦等扰动下的位置/接触力跟踪控制策略,根据扫描运动跟踪与鼓膜切开置管手术的应用需求设计了合适的前馈和反馈控制器,对在微/纳尺度下的精密运动系统的研发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其他文献
磷素流失及重金属污染是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口增长与资源流失的压力下,如何减少磷素流失,控制重金属污染,提高农田产出及保障粮食安全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生物炭因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可降低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是一种环保、经济且有效的修复材料,是当前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研究以猪粪生物炭(Swinemanure-derivedbiochar,MB)、玉米秸秆生物炭(Maize st
大量现实世界的复杂系统由多个相互作用的单元构成,单元及其之间的关系可以抽象成复杂网络进行描述,研究者发现它们具有无标度、小世界、同(异)配性、层次结构和社团结构等部分或全部特性。经典传播模型只关注节点不同状态或类型之间的变化过程,而不考虑网络结构的影响。然而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的研究更加关注网络结构、载体的行为模式、传播特征以及演化过程等因素影响。网络结构的研究从节点逐步拓展到簇、社团和层次结构,从
本文介绍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20例,经针刺出针后5~10分钟能排尿者12例,15~60分钟排尿者8例,无1例需导尿处理。
研究银杏(Ginkgo biloba L.)耐盐生理机制对选育优良耐盐品种以及在盐渍化区域扩大银杏种植面积、解决融雪剂对银杏行道树生长影响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利用条件控制法,研究不同浓度Na Cl胁迫(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0.2%、0.4%、0.6%、0.8%、1.0%)对三年生银杏幼树生长、组织形态、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特性、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的影响,提出银杏耐性能力评价监测指标,为深
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和市场监管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委工作会议和全国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任务。进一步动员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凝聚力量、激发动力,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全面完成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
期刊
离散元法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离散介质或颗粒系统的复杂静、动力学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目前已经广泛用于机械工程、化工制药、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和领域,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极大的益处。颗粒离散元法认为系统由一系列离散的颗粒单元组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每个颗粒的运动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实时追踪所有颗粒的位置和方位、速度和加速度等动态信息,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宏观/微观运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更新演化。由于
纳米尺度下的金属焊接,可以在自下而上的电气和机械纳米器件制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焊接技术通常采用局部加热的方式,要求精确控制加热系统,并有损坏母材的可能。已有研究证明,在不加热的情况下采用较大的施加压力可以进行金属间的焊接,即宏观尺度下的冷焊。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实验,对几种典型纳米材料的冷焊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单晶纳米线的冷焊行为。为探索纳米尺度结构的焊接机理,开展了不同的焊接条
高精度GPS(Golbal Position System)时间序列是研究地壳运动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为冰后回弹(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GIA)建模提供外部检核和新的约束,进而对板块运动、地壳垂向运动、海平面变化等提供重要改正。南极和格陵兰地区地壳运动特征的研究对全球板块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地球参考框架的构建与维持、极地冰雪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等具有重要参考意
现代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使得电子器件在工作时能量密度巨大,而大部分的能量最终转化为了热能,使器件面临温度过高的问题。高温不仅影响器件工作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带来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解决器件的高温问题并提高器件的能源效率对促进经济繁荣、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传统散热方式的一些限制使其在大规模应用或便携式设备上难以适应。水凝胶是一种含水量极高的三维网络结构材料,而水的潜热巨大,受生物
电流体动力学是电动力学与流体力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电晕放电是电流体动力学中一种常见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针板电极结构是研究电晕放电及其相关现象的经典电极结构,在针板电极结构中电晕放电对液体产生驱动作用早已为人所知,然而部分现象仍缺乏系统性实验分析和理论解释。本文对针板电极结构中电晕放电驱动液体进行实验及理论研究并发展出一种新的液滴控制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实验证明了电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