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马克思指出,《资本论》中既有“倾向性的结论”,也有“正面的叙述”。所以,对《资本论》的研究,可以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研究视角。在阶级斗争的时代,可以将研究视角集中于《资本论》中与阶级斗争相关的部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可侧重对《资本论》市场经济理论的挖掘与深入研究。在转型发展的当今,我们也可以研究《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研究《资本论》蕴含的转型发展理论,首先要认识《资本论》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的转型,才能更清晰地进行《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的研究。《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转型包括直接性研究对象、间接性研究对象的转型发展。《资本论》研究范围的转型包括:研究具体条件的转型、研究层次的转型、历史向现实的转型、从物的研究转型为人的关系的研究等方面。这为研究《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提供了具体研究思路方面的启示。一般过程的转型发展,主要侧重于生产力方面,这是每个社会都必须经历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转型表现。在发展阶段上,可以分为资本主义起点阶段、初级阶段和比较发展阶段。资本主义起点阶段的研究,主要是对简单商品生产进行研究,即对商品与货币的一般性的研究。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中,转型主要是通过单个资本运动体现的,这包含劳动力成为商品带来的转型、价值规律的转型、剩余价值的转型。在比较发展阶段中,转型主要是通过社会总资本运动体现的,这包含工业化升级与资本运动的关系、资本运动的转型发展、价值转型等。本文其次分析了生产劳动方式的转型,这包括生产劳动社会条件与技术条件的转型。本文再次分析了社会总生产方式的转型,这包括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最后指出:转型促使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特殊过程的转型发展主要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这并不是每个社会都必须经历的。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主体的转型表现,包括资本家的转型、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关系的转型。本文其次分析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这是指从资本主义初级商品经济向高级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转型。最后,阐述了体现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些转型发展。《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当代意义。当前阶段,从对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出发,《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当代意义,体现在生产劳动方式转型、社会总生产方式转型、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等方面。最后,对当前阶段我国主体及主体关系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