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生子》到《看不见的人》——看美国黑人文学发展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ie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黑人学者赫斯坦·A·贝克,Jr.曾说过,“探究美国黑人文学的动态就是要审视经典黑人文本中一流作品的地位。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和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就提供了这样的文本。”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这两部小说在美国黑人文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方评论家一般都认为在《土生子》(1940)出现之前,美国黑人文学并不真正存在,小说所塑造的具有叛逆性格的别格这一形象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传统。而《看不见的人》于1952年发表时,立即引起美国文学界更大的轰动。这两部作品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黑人作为美国社会中特殊的一类人,始终处于生存的尴尬状态。尽管两部小说都探讨了一直困扰黑人的同样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是谁?”,两位作家以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尝试,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以此为据,本文试图从《土生子》到《看不见的人》,展示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要介绍两位黑人小说家及两部作品——理查德·赖特及《土生子》,拉尔夫·埃利森和《看不见的人》,论文意义及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人物塑造,两个主人公对待黑人文化的不同态度,自然主义在《土生子》中的胜利和《看不见的人》对自然主义的超越。  人物塑造包括主人公的塑造及黑人女性的塑造。主人公的塑造又分为三点:主人公的命名;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寻找自我的主题;在寻找自我的过程中主人公性格塑造的不同。以上对人物塑造的描述体现了《看不见的人》中人物塑造之成熟,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  两个主人公对待黑人文化的不同态度:从别格摈弃黑人文化、痛恨黑人民族,成为美国社会的牺牲品到“看不见的人”继承黑人文化、热爱黑人民族来界定自己的黑人身份、找到自我,说明只有依存自身文化的黑人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论文第四部分论述了自然主义在《土生子》中的胜利及《看不见的人》对自然主义的超越—超越“命运决定论”;用神话、仪式超越自然主义。通过比较别格悲观的生活态度及“看不见的人”对社会乐观、负责的态度,说明《看不见的人》超越了命运决定论。其次,自然主义是对社会的否定,赖特强调无论怎样,黑人在美国社会中注定是失败的,强调了自然主义对人的决定力量。在《看不见的人》中,埃利森认为无论经历怎样的挫折,黑人对生活应给予积极肯定,这一方面的充分体现是埃利森用仪式和神话来超越自然主义,因为仪式是对社会赞许的态度、信仰和行为的文化代码,对黑人小说家寻找适当的符号和形式去重建美国黑人生活化的矛盾心理——社会压迫促成的爱与恨、荣与辱的变化和冲突的感情而言,它们是理想的和合适的。  第五部分是结论:以上的分析表明不论是人物塑造、主人公对待黑人文化态度还是《土生子》,自然主义的胜利到《看不见的人》,自然主义的超越,都可以看出美国黑人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燕行录》是朝鲜使者来华朝贡和受册封时记录的所见所闻所感,里面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地理、制度、建筑、风俗、宗教、服饰、饮食、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大
大连市建筑行业协会辫前透露,大连今年计划安排城市基础设施项目205项,计划总投资3573亿元,其中房地产业计划完成投资1221亿元。同时,政府还将投资建设保障房2.8万余套。
怎样解决管道周边的渗漏问题呢?设计上和施工中采取了很多措施:有的措施注重细部构造做法,但因过程繁杂、操作难度大,施工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有的措施是在管道周边增加防
不同的价值体系会在言语行为中体现出来.因而,对于某一言语行为的不同理解有时会造成对说话者意图的误解.在学习一国语言的同时,如果不学习产生该语言的文化及其语用规约,就
期刊
我校校内英语四级成绩测试从一九九八年开始自己命题,有关其效度、信度及可行性的研究也已经起步.该文探讨了校内英语四级成绩测试中阅读测试的效度、信度及可行性,并把效度
新闻中心是中国教育电视台重要的宣传部门,肩负着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宣传,服务教育改革与发展,讲好教育故事,传递教育声音等重要使命。多年来,新闻中心在重大
2011年,江苏中望律师事务所主任赵厚喜以“业余”身份参加国家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分别考了84分和82分。谈起参加考试的动机,他
空调工程包括通风工程、空调工程、人防防排烟工程3个分项工程。它们具有相同之处,即管道安装工艺复杂,设备较多且施工要求严格,尤其是使用功能必须满足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