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疾病,约占妇科良性肿瘤的52%。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雌激素相关。肌瘤一般多发,以肌壁间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与肌瘤类型、肌瘤数目、肌瘤大小等相关,常见症状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尿频尿急、贫血、下腹坠胀等,但多数患者无症状,常经体检发现。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期待疗法,定期随访,部分子宫肌瘤患者也能自然怀孕。近年来超声消融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保守性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已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实验通过研究超声消融对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治疗情况及可行性,分析影响多发性子宫肌瘤能否消融及消融率的相关因素。目的:探讨影响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因素。方法:对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同时记录患者术中反应。术后第二天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计算未消融肌瘤的个数,统计未消融肌瘤未能治疗的原因,分析肌瘤能否消融与肌瘤大小、位置、类型及T2WI信号的关系。分析消融率与肌瘤大小、位置、类型及T2WI信号的关系。结果:(1)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消融治疗,术中均发生不适反应,但无需治疗,无不良后果。(2)肌瘤消融情况分析:消融前MRI检查显示32例患者最大径≥10mm肌瘤共123个,术后增强MRI显示其中91个肌瘤完全或部分无强化。肌瘤类型、位置及MRI T2WI信号与肌瘤能否消融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大小与肌瘤能否消融有统计学意义(P<0.05)。(3)消融肌瘤消融率28.6~100%,平均消融率(88.27±14.68)%。比较发现不同大小、类型及位置的肌瘤之间消融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 T2WI上不同信号的肌瘤消融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低信号的肌瘤消融率最高。结论: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无创方法,影响多发性子宫肌瘤能否消融的主要因素是肌瘤的大小。肌瘤消融率与肌瘤在MRI T2WI上不同信号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