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静心制动方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旨在对该方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比较该方治疗前后,患儿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的变化,探讨静心制动方对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比较治疗前不同抽动严重程度患儿补体和免疫球蛋白各项指标的差异,试图明确各项指标与抽动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1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均来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门诊,以DSM-IV提出的TS诊断标准为纳入标准,就诊前以及就诊期间未采用其他治疗手段,研究过程中,因自身原因无法完成疗程者剔除,予自拟静心制动方加减治疗6个月,以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为标准,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抽动严重程度的评定以及治疗后的疗效判断;治疗前后分别于本院检验科运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和补体C3、C4水平,并于治疗后查生化指标。结果因自身原因无法完成疗程脱落1例,实际观察30例,男性患儿28人女性患儿2人,男性患儿明显多于女性患儿;就诊者中最小者6岁,最大者18岁,以7-12岁居多,平均就诊年龄为11.77±2.73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7年,以1-3年居多,平均病程为2.85±1.67年;发病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13岁,以7-12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为8.18±2.72岁。根据YGTSS量表,治疗前重度抽动者9人,中度抽动者21人,轻度抽动者0人,治疗后重度抽动者0人,中度抽动者6人,轻度抽动者24人;治疗前抽动总分平均为45.20±9.13,治疗后平均为19.10±7.2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后无人出现生化指标异常。相关免疫指标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增高,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补体C4及免疫球蛋白IgA、IgM治疗前后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IgA疗后水平较疗前呈现上升趋势。治疗前患儿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在重度抽动和中度抽动患儿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抽动患儿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各指标均较重度抽动患儿呈现升高趋势。运用偏相关分析,按标准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绝对值相对大小进行排序,影响抽动总分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免疫球蛋白IgG、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IgA、补体C4。P均>0.05,不能认为抽动总分与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运用静心制动方加减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根据YGTSS量表,治疗后患儿抽动总分较疗前明显下降;该方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水平,对补体C4和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可能也有一定调节作用;抽动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与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相关,剔除不同变量的影响后,本研究考察五项指标中与抽动总分相关关系最密切的为免疫球蛋白IgG和补体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