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腹水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由肿瘤侵犯腹膜所致,形成迅速,不易控制,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为肿瘤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引起腹膜间润滑液迅速增多的结果。因其原发病不易控制,发病机制又不明确,治疗更是难上加难。西医治疗多以利尿、引流腹水、化疗药物或生物制剂腹腔注射等为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局限。应用利尿药、引流腹水虽效果立竿见影,但其长期维持疗效较差,且易引起大量蛋白流失、水电解质紊乱、肾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临床中多配合腹腔灌注化疗药及生物制剂,因不良反应较多,费用昂贵,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新兴的热疗法等治疗也是基于其他治疗起增效作用,现阶段因设备、费用等问题未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探索一套更有效、便捷、经济、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而中医在治疗肿瘤腹水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优势。结合导师多年临床经验,及科室临床应用探索,采取华蟾素注射液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腹水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对应用华蟾素腹腔灌注治疗的恶性腹水患者临床症状及局部证候,腹水量(超声、腹围),KPS评分,腹水常规、生化、肿标的变化进行数据整理、统计,从而对现有的治疗方案作出系统评价,探索一条治疗恶性腹水的有效方法,丰富该病的治疗手段和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观察符合纳入标准的2012年6月到2013年3月共61例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病房的恶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引流腹水,治疗组予以腹腔灌注华蟾素注射液、对照组予灌注白介素-2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7、14、30天的腹水量变化、生活质量变化,以及治疗周期(2周)内临床症状、腹水常规、生化、肿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所观察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以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3例,未完全缓解:15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65.2%;对照组有效率为46.7%,明显低于治疗组,且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通过腹腔灌注改变了该药常规的用药途径,使药物直接接触病灶,以使药力直达病所,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毒副作用小、耐受性高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晚期肿瘤腹水量多、年老体弱的患者。其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减少腹水量,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