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4年,随着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豫湘桂战役中的失利,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结束训政体制,成立容纳各党各派的民主联合政府成为民众的呼声,国统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民主宪政运动。为应对时局,除继续高压压制各方政治诉求外,国民政府对地方民意机构也做出一定的调整,各省正式参议会相继筹备与召开。四川省正式参议会成立于1945年12月,直至1949年12月宣告终结,时间长达四年。本文以四川省正式参议会为研究对象,从参议会成立的背景、机构设置、自身职权、议员群体、府会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回溯四川省省级代议政治的实际运作状况与效果,并给予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价。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起、研究综述、研究资料与方法。第二章阐述了四川省正式参议会成立的背景、筹备过程、机构设置。第三章探讨了四川省参议会的职权问题,分析了四川省参议会参议员的选举、构成以及变动,以便从多个角度分析参议员群体。第四章论述了四川省参议会参议员提案概览与大会议决案的施行情况,着重分析了四川省参议会决议案的效力问题。第五章介绍了四川省参议会运行中的几个问题,包括了正副议长之争,第五次大会期间的选举纠纷,党方与政方围绕谷款的争夺,四川省参议会与四川省政府的关系。余论是对四川省参议会的总体评价。本文认为,相较抗战期间设立的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四川省正式参议会的职权有一定的扩大,国民党政权对四川省参议会的控制更加严密。四川省参议会是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产物,虽然扮演着咨议机构的角色,但并不具备西方代议制机构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