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散热孔的电磁屏蔽特性及应用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子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伴有产热现象,完全封闭的屏蔽机箱将会影响设备的正常散热,所以机箱表面通常开有散热孔。然而不加任何防护的直接开孔会降低机箱的屏效,甚至会使屏蔽机箱失去屏蔽能力。考虑到波导管类似一种高通滤波器,电磁波在低于波导截止频率时,会在波导内产生损耗,并且无法在波导内传播。所以在机箱开孔处加上一段波导,既能使机箱内部的元器件正常散热,也能够保证机箱的屏蔽能力。因此,本文以平面波为干扰源,采用TLM数值仿真算法,研究加在机箱表面的波导散热孔的电磁屏蔽特性。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加在机箱表面的单根波导散热孔的电磁屏蔽特性。仿真波导孔的形状、长度、壁厚与平面波极化方向等因素对波导孔的截止频率与屏蔽效能的影响。结合平面波在波导内的场分布、平面波的反射与透射原理、均匀无耗传输系统中的模式正交性、截止波导原理等理论对仿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验证。并通过将正六边形波导等效为圆波导计算出正六边形波导的截止频率。(2)研究加在机箱表面的阵列波导的电磁屏蔽特性。通过仿真得到阵列波导的形状、长度、间距、位置、开孔面积、开孔数量以及平面波极化方向等因素对阵列波导的截止频率与屏蔽效能的影响。结合单根波导孔的电磁屏蔽特性、谐振腔理论、平面波反射与透射等原理对仿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与验证。(3)研究由阵列波导构成的通风波导窗的应用。仿真介质或导体穿过波导窗、波导窗安装时产生的缝隙等因素对波导窗屏蔽特性造成的影响。并将安装时产生的缝隙等效为矩形波导,运用矩形波导理论对安装缝隙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在安装缝隙处添加螺钉与屏蔽衬垫,分析添加螺钉数量以及衬垫的电导率、磁导率、面积等因素对波导窗屏蔽特性的影响,得到各参数的最佳使用范围。研究结果有助于波导窗得到有效应用。
其他文献
并联机构在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越发广泛,本文以1PT+3TPS型并联机构的两款应用实例:动感运动模拟器和并联钻床的运动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动感运动模拟器和并联钻床运动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功能实现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1PT+3TPS型并联机构进行了自由度计算、位置反解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得到了并联机构动平台位置姿态和驱动支链长度的映射关系以及动平台运动速度和驱动支链伸缩速度的映射关系。将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及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风能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早期的风力机一般采用定速定桨距技术,这种风力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因为其节距角不可调节因此装机容量不会太大。变桨距技术是目前大型风力机中普遍应用的技术,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通过调节桨叶节距角的大小,维持输出功率稳定。齿轮箱传动是目前风力机能量传动的主要形
真空灭弧室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控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对其质量参数检测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由于真空灭弧室的质量参数和产品型号众多,不同型号的检测标准还不一致,检测流程复杂,而目前国内公司普遍采取人工检测的方式,面临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人员易疲劳、数据重复性差、测量误差大和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减少了真空灭弧室的出厂数量。本课题研究来源于国内某生产真空灭弧室的公
分散染料的直接印花具有色牢度高和手感柔软的优势,但其工艺流程长、废水排放大的不足;涂料印花具有工艺流程短和零废水排放的优势,但有色牢度较差和手感硬的不足。本论文的目的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将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快速建设的新阶段。由于中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车内环境的舒适状况和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复杂空气分离类成套装备超大型化与低能耗化的关键科学问题”(编号:2011CB70650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微弱冲击信号的提取与识别技术”(编号:51175466)对离心式压缩机轴心轨迹的提纯、识别及其故障诊断系统进行了研究。第一章:介绍了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阐述了离心式压缩机轴心轨迹自动识别与其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意义;分析了轴心轨迹提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液压挖掘机作为一种半自动化的土石方工程机械得到广泛应用。液压挖掘机的工况复杂多变,工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冲击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结合我国建筑行业装配式框架建筑发展的背景,基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设计技术分析,探讨外挂墙板作为装配式构件运用于项目中的优点.本文从PC外挂墙板的外观设计和构造节点
论文以智能检测装备中的高速CAN总线通讯鲁棒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详细分析了高速CAN总线通讯在恶劣工作环境中收到的干扰信号以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