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胃溃疡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客观评价穴位埋线疗法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胃溃疡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取中脘、足三里、梁丘、脾俞、胃俞、肝俞为主穴,随证配穴,一周埋线一次,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抗菌治疗一周,随后奥美拉唑维持治疗5周。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方案:阿莫西林每日2.0克,分2次服用;克拉霉素每日1.0克,分2次服用(或替硝唑1.0克,分2次服用);奥美拉唑每日0.04克,分2次服用。奥美拉唑维持治疗用量:奥美拉唑每日0.02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差值为0.72±0.66,对照组治疗前后溃疡面积差值为0.54±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能有效改善患者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嘈杂、便秘等症状,经统计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833±0.021vs2.921±0.024,1.532±0.018vs1.964±0.028,0.617±0.02vs0.94±0.019,0.482±0.018vs1.026±0.01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6.67%vs23.33%,P<0.05)。 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可改善胃溃疡患者的中医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三联疗法。穴位埋线疗法在治疗胃溃疡患者胃脘疼痛、胃脘胀满、嘈杂、便秘等临床症状方面,效果优于标准三联疗法,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在这些症状方面能较好的改善病人的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