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膳食营养结构的改变,城镇居民的粮食消费结构不再局限于“精米精面”的单一消费,更多倾向于“粗细搭配”的消费理念,营养型、保健型食品越来越受到城镇居民的欢迎。甘薯凭借其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独特的保健抗癌功效,在近几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食品排行榜中荣居首位,并被营养学家当作一种药食兼用的食品。然而,由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历史以及人们长期形成的甘薯为低端食品刻板印象,使得甘薯的生产与鲜食消费量在过去三十年间不断萎缩。尽管营养领域的专家不断呼吁要重视甘薯的保健功能,主张人们重新回归甘薯消费,但经济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并不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学者对甘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产业发展以及进出口贸易三个视角,由于统计数据的缺乏,针对消费者视角下甘薯消费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人们如何看待甘薯的营养价值,如何选择消费,以及甘薯到底是正常品还是劣等品等关键问题仍亟待回答。因此,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为支撑,以山东省城镇居民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统计和计量的方法,从消费者角度探究了山东省城镇居民对甘薯的认知、影响甘薯消费的主要因素以及完成在当前环境下甘薯经济学商品属性的判定。具体方法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是对山东省城镇居民甘薯消费行为统计分析。用所取得的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分析山东省城镇居民在甘薯消费中的认知情况、购买渠道以及消费行为。随着国家对甘薯营养价值以及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及普及,山东省城镇居民对甘薯的营养认知、保健功效认知以及甘薯商业价值认知均能达到一个良好的认知水平。其次,是对山东省城镇居民甘薯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从山东省城镇居民甘薯消费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来看,甘薯的口感、营养价值以及商家的宣传手段均对鲜食甘薯、甘薯休闲性食品以及甘薯深加工制品的消费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除上述共同的影响因素之外,与鲜食甘薯以及甘薯休闲性食品不同的是,未成年人口数对甘薯深加工制品的消费意愿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中未成年人对甘薯深加工制品的喜爱,从而选择愿意购买甘薯深加工制品。与甘薯休闲性食品以及甘薯深加工制品不同,城镇居民的收入对鲜食甘薯的购买意愿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能够看出收入水平越高的消费者在鲜食甘薯消费的选择上更加愿意为甘薯这一“最佳营养保健品”买单,城镇居民对鲜食甘薯的购买会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当购买渠道便利时,城镇居民会选择消费更多的甘薯。与女性相比,男性对于甘薯休闲性食品往往没有那么大的喜爱,对老年人而言,甘薯干、甘薯脆片等休闲性食品并不适合他们食用。再次,探究收入对甘薯消费量的影响。收入因素在甘薯休闲性食品的消费量影响因素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分位数回归下低、中、高分位点中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对于甘薯休闲性食品的消费,收入越高的人越会增加对其的消费。与甘薯休闲性食品所不同,收入对鲜食甘薯以及甘薯深加工制品的消费量影响均不显著,说明鲜食甘薯以及甘薯深加工制品的消费量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经济学意义。最后,本文通过对甘薯休闲性食品的稳健性检验,发现收入的系数总是稳定为正,因此判断甘薯休闲性食品为正常品。通过门槛回归模型,找到收入对甘薯休闲性食品消费量影响的门槛值,从而确定其主要消费者为收入为5200元至5800元的消费群体。这说明甘薯休闲性食品的消费群体比较稳定,对甘薯休闲性食品的产销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