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热水力耦合作用的地埋管热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uieui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埋热力管道工程作为生命线工程,其覆盖面愈加宽广,在软土地区同样分布着大量的地埋热力管道,具有管内热媒温度高、管周土体软弱的特点。由于外部荷载作用及管身所处环境的复杂,结合管内热媒高温高压的特点,一旦出现管道泄漏,将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对城市环境及市民人生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目前,国内外针对地埋管道的力学特性已有部分研究,但多为常温下的管体力学特性研究分析,涉及温度作用的地埋管道工程研究也大多围绕在冻土区进行,且基本采用有限元模拟手段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大型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地埋热力管道在恒温、变温作用下管身应力、土体沉降、土体温度场变化以及静载作用下的管身应力响应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1)探讨地埋热力管道在恒温和间歇运行条件下的管土热力学特性,研究将管中油体温度分别设定为恒温80℃、先加热至80℃再自然降温两种过程对地埋热力管道管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测得温度、孔压、沉降以及管身轴向和径向应力曲线,试验结果表明:(1)在温度影响下地埋热力管道将温度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给土体,土体温度距离管道越近,其温度越高,反之亦然;同样,距管越近,由于温度引起的土体超静孔压也越高,而在分级荷载直接作用情况下,土体产生的超静孔压呈较好的消散趋势,并且降温阶段产生负孔压。(2)温度作用土体遇热膨胀,土体表现位移表现为先隆起后沉降的结果,荷载作用下土体存在较大的沉降值,且间歇运行情况下的土体沉降试验值大于恒温运行下的土体沉降值,这说明在间歇运行下由于多次自然降温,土体固结更为完全,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3)在两种运行方式下,管身的轴向、径向应力对管内热媒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感应,且管身产生的应力值基本由温度控制,高温作用下管身受热膨胀表现为受拉应力状态,降温后管身应力恢复至初始状态,而由于上部荷载的直接作用,降温后可能由于弯矩作用管顶轴向出现受压应力状态。(2)将管中油体温度分别设定为恒温80℃、先加热至80℃再自然降温两种试验条件用以模拟地埋热力管道的两种不同运行方式,在土体表面0.6m2的范围内分别从20kg分级施加荷载到1600kg,研究地埋热力管道在温度-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应力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管身应力大小主要受管内热媒温度控制,土体表面作用荷载对管身应力影响相对较小。(2)恒温、变温作用下管顶表面轴向应力随作用荷载的增大而减小,这是由于荷载越大,管顶作用弯矩值越大,此弯矩引起管顶轴向产生压应力,抵消部分温度引起的膨胀拉应力;管侧径向应力随作用荷载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由于荷载越大,对管身的压力越大,管侧膨胀进一步加剧,温度引起的膨胀拉应力值继续增大。(3)变温作用下地埋热力管道经历由升温再降温的过程,对管侧径向应力而言,升温再降温至某一温度后的管侧径向应力值要大于管内热媒温度恒定在同一温度作用下的管侧径向应力,这是由于管周土体随管内热媒升温再降温的温度变化而变化,降温阶段引起土体再次固结,固结后管周土体会对管身作用挤压力,抵消管侧部分膨胀值,最终出现降温后管侧径向应力值小于恒定相同温度下的管侧径向应力现象。(3)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以模型试验为原型,建立了地埋热力管道管土有限元模型,通过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地埋热力管道在两种运行方式下,管周土体温度随距管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土体表面作用荷载时,较大管径上表面最终土体沉降大于较小管径上表面土体沉降,此种现象在恒温运行工况下较为明显;间歇运行时荷载作用下地表最终沉降略大于恒温运行时的土体表面沉降。(2)管身应力主要受温度控制,管内热媒升温时管身应力迅速增大,降温时管身应力也会在短时间内恢复。(3)管内热媒温度越高,管身应力也会越大,在荷载作用下管顶轴向应力呈减小趋势,管侧径向应力呈增大趋势,且由于实际管道工程中管身的挠曲现象,使得荷载作用效应增大,相比二维有限元模型中的管身应力,其应力变化受地埋管道上部荷载影响更为显著。
其他文献
深部软岩巷道的支护问题是地下工程中较为复杂的问题,因其地应力大、围岩岩性差等不良条件而成为了巷道支护中的难题。单一的支护形式在这种巷道中是不可行的,而采用联合支护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非饱和膨胀土的结构特征与结构强度研究”(批准号:40374047)为依托,以广西宁明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应用非饱和土土力学理论,进行了大量的室内试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桩基础从沿海到内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同时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桩、土与上部结构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研究建立铅芯橡胶支座考虑小应变特性的剪切弹塑性恢复力模型;(2)研究建立橡胶支座的拉伸弹塑性模型;(3)进行橡胶支座力学性能静力试验研究,验证所提出
在诸种灾害中,火灾是最危险、最常见、最具有毁灭性的一种。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建筑物高层化、大规模化及用途的复合化,火灾发生因素随之增加,火灾规模也日趋扩大。钢结构作为
由于冷弯薄壁型钢具有质“轻”而受力状况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外已被广泛用于低层住宅和别墅,并形成了工业化生产。随着轻钢住宅的迅速发展,冷弯薄壁型钢桁架作为住宅的屋面
大中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中广泛采用箱型截面,由于箱梁薄壁效应的经典算法较为复杂,同时一般在设计计算中采用的平面杆系计算软件不能考虑薄壁效应,故这样的计算结果无法反映
砌体墙—钢筋混凝土墙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是采用以砖混结构为主体,适当设置部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联合抗侧力结构体系,由于这种结构体系的大部分材料是砌体,因
将磁流变等智能材料引入土木工程结构减振控制领域,标志着结构减振控制技术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推动磁流变材料及其相关装置在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应用,本文在对国内外结构
昔格达组岩层在四川境内的西昌-攀枝花地区分布比较广泛,该岩层具有遇水泥化、软化和脱水开裂等特征,属极软岩类。对以该岩层为持力层的灌注桩承载特性的研究资料极少,现行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