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我国卫生事业投入较低,“以药补医”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药品收入作为其主要经济收入,更为突出。为解决“以药补医”,建立科学合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国家提出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率先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使用基本药物和零差率销售,并建立起政府主导、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本论文从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集中采购为出发点,重点研究了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现况,分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政策、吉林省药品配送行业发展情况、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的影响因素等。本研究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机制,82.82%的基层群众认为降低了药品价格,规范了基层药品采购配送秩序。基本药物配送2012年较2011年同比增长23%,基层配送销售同比增长34%;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网上采购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入库达92.47%。整个药品流通行业的规模和效益也不断增长,呈现结构性变化,药品流通费用逐渐趋于合理。吉林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整体运行良好,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全国各省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都在不断探索中,配送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配送模式仍待探讨。二是,吉林省药品批发企业存在小、散、多的情况,市场集约度较低;配送企业的积极性不够,现代化药品配送物流建设仍有待提高。三是,通化、延边、白山等偏远地区较长春、吉林、四平、松原、辽源等订单响应率低5~10%;一些廉价药品存在不配送等情况,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受到基层医疗机构配送远近、中标药品价格、采购行为等影响。由上述结果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吉林省统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实行“以省为单位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机制,药品网上采购和配送工作总体运行良好,基本上实现了药品网上采购全省覆盖的目标,药品供应基本上满足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采购需求,保障了基层群众用药;二是吉林省现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配送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配送机制和配送模式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探讨;三是影响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送的因素,主要包括配送距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布、药品中标价格、不规范的采购行为,以及药品配送企业分布不均衡等;四是在今后制定和完善相关配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药品配送的影响因素和吉林省省情,优化整合配送资源,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的配送效率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