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天然湿地开垦前后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dy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湖造田”是鄱阳湖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在人多地少、与湖争地的时代背景下,鄱阳湖区湿地围垦面积多达1301km2。.开展鄱阳湖区典型天然湿地和围垦湿地土壤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对深入了解植物的养分利用状况以及碳(C)、氮(N)、磷(P)等元素的循环和平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和科学管理围垦农田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13年在鄱阳湖天然湿地典型分布区—赣江三角洲前沿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水位梯度采集7种不同植物群落类型下土壤,对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进行测定;在鄱阳湖周边的鄱阳县、余干县、星子县共进行了6个不同围垦年限农田(水田)的土壤采样,并测定其C、N、P含量。此外,为深入分析湿地碳库组成特征,并为科学预测亚热带湖泊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本研究在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的同时,还对鄱阳湖湿地围垦前后土壤有机碳不同组分(轻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了有机碳不同组分在湿地开垦前后的变化。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随着水位梯度与群落类型的变化,天然湿地土壤C:N:P化学计量比发生显著变化,且土壤C:N、C:P变化主要取决于有机碳含量,N:P变化主要受控于全氮含量。(2)鄱阳湖天然湿地土壤C:N较低,有利于湿地有机碳的积累;不同水位梯度下土壤C:N比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不完全同步,表明天然湿地土壤碳储量不仅受C:N比影响,还与湿地水位、土壤容重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3)不同围垦年份类型间,农田各土层土壤C:N比值均无显著差异,表现出相对稳定性;土壤C:N比变化既取决于有机碳含量,还受控于全氮含量;表层土壤C:P比呈显著差异,且C:P比主要取决于有机碳含量;0~10cm、10~30cm土层土壤N:P比呈显著差异,N:P比主要受控于全氮含量。(4)围垦农田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碳含量(1.88mg·g-1)高于天然湿地(1.08mg·g-1),这很可能与围垦后的秸秆归田、有机肥输入有关,此外,天然湿地年复一年的干湿交替所引起的地表、地下径流对轻组有机碳的淋失也可能是原因之一。(5)围垦后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显著高于天然湿地。围垦农田开垦过程中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会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从而使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未开垦湿地。(6)围垦农田0~30cm土壤有机C、表层土壤的轻组有机碳、微生物量碳都高于天然湿地,表明鄱阳湖区“围湖造田”这一具有重要特色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有效增加了土壤碳库储量。此外,湿地开垦亦改变了土壤的C、N、P化学计量关系。
其他文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人瞩目的时代之一,因其内战后几十年里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高速推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此阶段集中爆发,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中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的不断发展,油料保障的精确性、高效性对我军的后勤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油料消耗量的精确预测直接影响我军装甲部队后勤保障能力
孟底沟坝前堆积体的稳定性对孟底沟水电站安全修建和运营有着至关作用和影响。通过现场详细的地质勘察,调查该工程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堆积体的空间展布、结构特征、地质成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人类社会初期的发展阶段,工业化的进程往往伴随着对环境的巨大的破坏,在经历了许多惨痛的教训之后,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目
从产品和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对当前涤纶化纤行业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研究背景:食品化学污染物是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食品化学污染物包括重金属、农药、毒素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然而,人们以往对这些物质对机体健康影
本文通过对一则中文语篇及其英译文和一则同等内容的英文语篇的对比,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讨论了不同的文化语境对原文、译文的影响,探讨了由于译文不同于原文的语旨而引起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食品问题不断涌现,为相关质量管理部门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首先,通过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及监管体制现状,采纳国外先进食品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外出旅游,因此一些旅游景区的人流量短时间内快速增大,单位人口密度增大,所需通讯需求也随之增大,对地面基站的流量需求在短时间内
互动教学模式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用目标语进行双向交流和意义协商的机会。通过课堂录音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目前高一英语课堂互动从教师话语量,互动模式和特点以及教师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