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TE的车地传输与列车控制一体化方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Communication-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车地通信采用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技术存在易受干扰、运行速度限制、无线覆盖性能差等缺点。作为国际铁路联盟明确规定的下一代无线传输技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能够克服上述缺点并具有设备直通(Device to Device,D2D)等关键技术,将LTE中的D2D技术与现有车地通信相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此外,无线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包传输延迟和丢失等传输差错会对CBTC列车控制性能造成影响,因此考虑无线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对于提高CBTC整体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LTE的无线传输差错,考虑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相融合的传输方式设计,应用认知控制方法对基于LTE的CBTC进行无线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建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一体化方法对CBTC控制效果的提升。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 LTE在CBTC现有车地通信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 LTE的关键技术,基于LTE技术优势和LTE系统结构对其应用于轨道交通CBTC中进行分析,期间引入车车通信,设计出车车通信与现有车地通信的信息融合传输方式。2)研究了基于LTE的无线通信传输差错。首先分析了 LTE下的CBTC车地传输时延和丢包,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共存下的系统传输时延和丢包,分析了无线通信与列车控制间的关系。3)研究了基于LTE的无线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建模方法。首先引入认知控制系统,然后应用认知控制方法对CBTC进行无线通信与列车控制一体化建模,确定了 CBTC信息沟和系统双态模型,最后基于Q学习算法建立了引入车车通信的CBTC优化控制决策模型,并给出优化决策设计流程。4)通过现场测试验证了 LTE用于CBTC车地通信的可行性,基于真实现场数据,仿真验证了本文提出的LTE认知控制一体化方法对CBTC系统的收益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一体化方法相比于现有控制方法,列车的信息熵降低,并具有更好的列车控制效果,这种成效在无线信道质量较差时表现的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颜色除了基本义以外的文化内涵,本文对常见的白色、黑色和红色这三种基本颜色词进行了对比研究,探讨它们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以减少使用中的语用失误,从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及私家车的不断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日益显著,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公共交通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以其效率高、准时、便捷等优点已经成为大众的主要
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和越来越严峻的交通问题,轨道交通系统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在确保列车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提高轨道交通系
在电信网络“光进铜退”的大趋势下,PON接入(尤其是FTTH)已经取代原有铜线ADSL接入成为最主要的接入方式。相应的,家庭接入网关也随着接入技术的更新而发展。目前国内最主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目标识别与跟踪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目标识别与跟踪在军事、视频监控、智能交通和医学等方
客运站作为旅客运输的基层单位,日常生产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车站作业计划来进行组织。车站作业计划关系着车站工作组织能够有效进行和车站设备能否充分利用。因此,保证车站作业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