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审美”与“文化焦虑”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_d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劼人和沈从文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文坛保持了相当的创作独立性,并取得了杰出的文学成就,但他们本人及其作品在以往的现代文学史中却长期遭遇“边缘”的处境。立足于“边缘书写”这一视角,本论文第一章力图对李劼人的“大河三部曲”与沈从文的“湘西小说”进行深入对比,在对小说文本的具体细致的解读中,精心梳理和彰显同处边缘的南方一隅(川西坝与湘西)在他们笔下呈现出的巨大差异。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文章分别从作家本人的学养准备及文化积淀,作家诉诸于文学的寄予和企望,两位作家各自与“中心”对话的文学姿态这三个维度,分析探究造成此般差异的诸多因素,进而推绎出这一观点:李劼人的学养准备和文化背景,赋予了他“外省审美”的不俗眼光,他将边缘地域视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以超越的气度,坦然审视“川西坝”的历史流变,在“大河小说”中尽显巴蜀文化的精气神韵,迸发独特魅力;沈从文自身的阅历及相应的文化心理积淀,则激发了他潜在的抗衡意识,主情地营造一个仿真梦境与现实世界相颉颃,底里是他对“湘西”“边缘处境”的文化焦虑,诉诸文字则转化为一种诗意表达。基于“边缘”的这种“外省审美”与“文化焦虑”,既是李劼人与沈从文的显著差异,也是他们各自异于同时代作家的文学特质。由此引发如许问题:文学史给予了它们怎样的重视?两位作家相应的合法地位是否得到了承认?论文第三章对此梳理相关纷繁错综的线索,回溯其中短长得失,考量其经验教训,力图对这些问题有所反思,以期对将来文学史书写有些启示,对开拓李劼人与沈从文研究的新的可能性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作为唐代诗坛上仅次于李白、杜甫的文学大家,白居易自幼便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早年满怀“兼济之志”,积极入世。但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人世的艰辛之后,他决定抽身离开官
苏轼是一代名家,词开豪放一派,为之作注者颇多。但古代流传下来的注本只有傅干的《注坡词》。今天的注本,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研究性的:如王宗堂、邹同庆的《苏轼词编年校注
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掀起一股对隐喻展开跨学科研究的热潮以来,关于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并且呈现日趋增多的趋势。本文拟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在《花月痕》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有关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别为《花月痕》的成书年代研究;《花月痕》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塑造手法研究;《花月痕》的诗
为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餐饮油烟噪声污染问题,有效治理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不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2019年石嘴山市餐饮服务
报纸
《招魂》的作者之争,自王逸以下就没有停止过。影响较大有屈原作《招魂》和宋玉作《招魂》两种观点。《招魂》的魂主之争,从明清开始逐渐成为《招魂》研究中又一个焦点。影响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微电网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在研究微电网的运行现状和电源特性的基础上,参照已得到的分布式电源数据,综合考虑微电
河南军旅作家周大新可谓当今文坛的实力派。可目前评论界对周大新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题材转向后的创作上,对其军旅题材创作的研究却微乎其微,即便有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经历着数千年来未有的剧烈变化。伴随着社会政治动荡、经济转型,东西方文化也开始了全面而深刻的碰撞与交融。就是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传统知识
在楚辞学史上,刘熙载是一位相当重要的学者。可以说,对刘熙载楚辞学的研究,不仅对于楚辞学研究,而且对于刘熙载研究来说,都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课题。本论文采用文本研读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