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国主义向人道主义的深化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46609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军旅作家周大新可谓当今文坛的实力派。可目前评论界对周大新创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题材转向后的创作上,对其军旅题材创作的研究却微乎其微,即便有也只是略述大概,并无专门的系统梳理和研究。或许是因为军旅题材创作作为其初始的写作尝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它作为周大新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似乎被有意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本文试以周大新军旅小说的主题演变为切入点,结合作家的思想构成与文本分析,对其军旅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及内涵、特点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论述,并以军旅小说的现代性寻思为关注点探讨其军旅小说的当代价值及意义。在具体的分析上,我首先结合周大新的人生经历及其具体的创作情况,将其创作思想概括为两大因素:一个是人道主义,一个是爱国主义。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在其创作中具体表现为他基于平民立场对爱和善的执着追求,而其爱国主义思想则一开始表现为一种歌颂冲动的简单抒发,后来内化为一种更为深入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其次,根据周大新这两大思想构成的内涵及其关系的发展变化,本文对周大新整个军旅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起步期,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简单抒发。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其起步期创作的主题进行论述:一是对战争中军人的敬仰与歌颂;二是对和平军营中军人的崇敬与守护;三是对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初步反思。第二阶段成熟期,走向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融合。主要从周大新对战争和军人形象思考的不断深入揭示其成熟期创作的主题思想。一方面,战争的面目在军人、历史、文化、人类主义等多角度的透视下走向复杂化;另一方面固有军人形象的不断萎缩和军人新生之路的探求体现出作家对军人形象的新思考,而这两方面也表明周大新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正在逐渐走向融合。第三阶段超越期,人道主义创作的新境界。通过对长篇历史战争小说《战争传说》的分析,指出作品对战争与军人的深层人性透视和对尊严的追问及美好人性的向往正是周大新进一步超越自己,追求人道主义创作的新境界的鲜明体现。最后,本论文主要站在周大新军旅小说的现代性寻思的高度上,通过对周大新主题演变过程中体现出的建构和解构意识及其不断超越的开放创作姿态的分析,指出周大新军旅小说的人道主义创作追求在军旅小说的现代性寻思上有着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限制饮食是为了控制体重,长期严格地控制进食的倾向。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非限制性饮食者,限制性饮食者对食物线索尤其是高能量或高美味食物线索存在认知偏向。这种偏向是基于
王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代表了汉代思想的最高成就,是他使汉代乌烟瘴气的社会思想走向清明。难怪近代学者章太炎讲:“汉得一人,足以振耻。”汉代是中国儒家思
翁同龢是晚清历史上关键的政治人物,他同样也是一位诗人。但长期以来,其诗名为政治成就所掩,论者甚少。他一生所作诗歌有一千多首,数量繁多,内容广泛,抒写性情,真挚典雅。本
作为唐代诗坛上仅次于李白、杜甫的文学大家,白居易自幼便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早年满怀“兼济之志”,积极入世。但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和人世的艰辛之后,他决定抽身离开官
苏轼是一代名家,词开豪放一派,为之作注者颇多。但古代流传下来的注本只有傅干的《注坡词》。今天的注本,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研究性的:如王宗堂、邹同庆的《苏轼词编年校注
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掀起一股对隐喻展开跨学科研究的热潮以来,关于隐喻的研究和应用在各个领域都有体现,并且呈现日趋增多的趋势。本文拟在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在《花月痕》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有关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分别为《花月痕》的成书年代研究;《花月痕》的人物形象及人物塑造手法研究;《花月痕》的诗
为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餐饮油烟噪声污染问题,有效治理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不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2019年石嘴山市餐饮服务
报纸
《招魂》的作者之争,自王逸以下就没有停止过。影响较大有屈原作《招魂》和宋玉作《招魂》两种观点。《招魂》的魂主之争,从明清开始逐渐成为《招魂》研究中又一个焦点。影响
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微电网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在研究微电网的运行现状和电源特性的基础上,参照已得到的分布式电源数据,综合考虑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