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药合理配伍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北沙参与藜芦配伍是中药十八反的典型配伍药对,受实验思路、研究策略、设计方案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与藜芦配伍是否增毒一直存在争议,对于二者与藜芦配伍增毒的药物相互作用(DDI)研究更是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南沙参、北沙参-藜芦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毒性实验和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两个层面探讨两药配伍后是否相反增毒及其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体外层面的研究是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来初步回答两者反或不反;体内层面的研究是将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的P450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首先建立并应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来检测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配伍后对大鼠CYP1A2, CYP3A4. CYP2C9. CYP2C19的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藜芦中主要生物碱的药动学特征的改变来评价受到影响的P450酶是如何作用于藜芦中毒性生物碱在体内代谢的,以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模式探讨相反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1)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合用后,毒性作用主要由藜芦来介导,且毒性随藜芦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在1:1配伍时合煎液毒性大于合并液,提示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配伍在动物水平上表现出相反的配伍规律,临床应用此类药物应谨慎。2)与空白组相比,黎芦组、北沙参组对大鼠CYP2C9具有诱导作用;南沙参组对大鼠CYP1A2酶具有诱导作用,对CYP2C9酶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对CYP3A4、CYP2C19无明显影响;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1A2、CYP2C9酶具有显著诱导作用。与藜芦组相比,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3A4酶具有抑制作用,对CYP2C19酶具有诱导作用;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3A4酶具有抑制作用,对CYP1A2、 CYP2C9酶具有诱导作用。与南沙参组相比,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2C19酶具有抑制作用。与北沙参组相比,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3A4酶具有抑制作用,对CYP1A2酶具有诱导作用,对CYP2C9、 CYP2C19无明显影响。3)南沙参、北沙参均可使藜芦总生物碱中的介芬胺和藜芦胺AUC减小。综上,介芬胺和藜芦胺在体内代谢加快,蓄积减少,提示体内增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可能不是生物碱的原型药物,而是其代谢产物的生成量增加有关。本研究以南沙参、北沙参-藜芦药对为切入点,引入CYP450酶,并建立了检测酶活性的Cocktail法;初步探讨了中药间的相互作用即中药对P450酶产生诱导或抑制,受调控的P450酶再作用于配伍中的其他中药并改变这些中药中相关成分的代谢特征,可以为十八反中其它药对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图24幅,表47个,参考文献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