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沙参与藜芦配伍增毒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十八反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中药合理配伍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北沙参与藜芦配伍是中药十八反的典型配伍药对,受实验思路、研究策略、设计方案及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也不尽相同,与藜芦配伍是否增毒一直存在争议,对于二者与藜芦配伍增毒的药物相互作用(DDI)研究更是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南沙参、北沙参-藜芦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毒性实验和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两个层面探讨两药配伍后是否相反增毒及其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体外层面的研究是通过急性毒性实验来初步回答两者反或不反;体内层面的研究是将与药物代谢密切相关的P450酶引入中药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首先建立并应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来检测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配伍后对大鼠CYP1A2, CYP3A4. CYP2C9. CYP2C19的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检测藜芦中主要生物碱的药动学特征的改变来评价受到影响的P450酶是如何作用于藜芦中毒性生物碱在体内代谢的,以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模式探讨相反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1)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合用后,毒性作用主要由藜芦来介导,且毒性随藜芦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在1:1配伍时合煎液毒性大于合并液,提示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配伍在动物水平上表现出相反的配伍规律,临床应用此类药物应谨慎。2)与空白组相比,黎芦组、北沙参组对大鼠CYP2C9具有诱导作用;南沙参组对大鼠CYP1A2酶具有诱导作用,对CYP2C9酶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对CYP3A4、CYP2C19无明显影响;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1A2、CYP2C9酶具有显著诱导作用。与藜芦组相比,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3A4酶具有抑制作用,对CYP2C19酶具有诱导作用;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3A4酶具有抑制作用,对CYP1A2、 CYP2C9酶具有诱导作用。与南沙参组相比,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2C19酶具有抑制作用。与北沙参组相比,北-藜合用组对大鼠CYP3A4酶具有抑制作用,对CYP1A2酶具有诱导作用,对CYP2C9、 CYP2C19无明显影响。3)南沙参、北沙参均可使藜芦总生物碱中的介芬胺和藜芦胺AUC减小。综上,介芬胺和藜芦胺在体内代谢加快,蓄积减少,提示体内增毒作用的活性物质可能不是生物碱的原型药物,而是其代谢产物的生成量增加有关。本研究以南沙参、北沙参-藜芦药对为切入点,引入CYP450酶,并建立了检测酶活性的Cocktail法;初步探讨了中药间的相互作用即中药对P450酶产生诱导或抑制,受调控的P450酶再作用于配伍中的其他中药并改变这些中药中相关成分的代谢特征,可以为十八反中其它药对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图24幅,表47个,参考文献46篇。
其他文献
财务战略是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正确制定并有效实施财务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战略是为了寻求企业的长远发展,它决定了企业资
以涤纶针刺非织造材料和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获得其物理结构参数,并将复合前后非织造材料厚度、面密度、孔隙率和孔径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项,用于预测
领导力是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在众多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因素中,领导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领导者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着企业能做多大、能走多远。特别是在当前全球
<正>性发育障碍(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DSD)是一大类遗传异质性疾病的总称,患者染色体核型与性腺表型和(或)性腺的解剖结构不一致,外生殖器可兼有男、女两性特征,性
以PET废料为原料制备了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从原材料和制备工艺方面讨论了影响DOTP色泽的各种因素,介绍了氧化-中和法、吸咐法和蒸馏法等几种脱色方法,结果表明,采取过热水蒸汽减压蒸馏脱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微电影《爱上图书馆》获得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颁发的"图书馆国际营销奖",使图书馆界认识到微电影所具有的宣传推广图书馆价值观、规章制度、资源和服务的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涵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监督、照料、教育和扶助,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映现于民法、婚姻家庭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越南造园活动以顺化皇家园林为主,其时代背景为越南阮朝封建时期。这阶段是整个越南造园历史的成熟和高潮阶段。论文通过收集和分析越南历史记载结合详细地调查现存的顺化园林
目的探讨颅内出血早产儿生后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变化,及其早期诊断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入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疗
网络成瘾一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点课题之一,而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成瘾也成为另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青少年时期,同伴群体的支持逐渐超过了父母的影响,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