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菌草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菌草由于粗蛋白含量及含水量类比常用饲草是其含量的2~3倍和2倍,且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最早作为一种饲草作物以及种植食用菌类的培养基引入我国。此外,巨菌草具有根系发达、分蘖数量多以及抗逆性强等特征,且可以改善土壤养分,对土壤中Cu、Cd等重金属具有一定富集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理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等领域。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不同三个地区种植巨菌草前后土壤进行采样,以及对种植巨菌草土壤直至挖掘剖面一米,测定其土壤物理、养分元素含量,并设置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种植巨菌草后土壤物理指标得到改善,乌兰布和沙漠、土默特左旗、奈曼旗随着种植巨菌草时间的增加,土壤容重分别降低9.00%、8.39%、9.49%;最大持水量分别上升4.49、2.37、1.87个百分点;田间持水量分别上升了2.26、0.52、0.37个百分点、总孔隙度分别上升3.09、6.47、4.75个百分点。且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巨菌草后土壤中各物理指标改良效果逐渐增强。(2)巨菌草在不同种植时间内针对各样地养分指标改良效果存在差异,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三处样地对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全钾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22%~22.86%、16.49%~56.73%、39.53%~79.68%、29.75%~51.24;碱解、速效磷、速效钾较对照分别提升了24.75%~48.57%、60.07%~73.29%、11.67%~117.10%。(3)巨菌草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改良效果中,各样地土壤养分垂直分布变化规律为,随着种植时间的增加,各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三处样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养分指标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且部分土层存在波动,在2种种植时间下80~10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与裸地相近。养分水平变化规律为巨菌草根系周围对土壤改良效果较强,其中对速效磷改良效果最高。不同位置表现为同一土层下三处样地土壤养分含量大小均为根际>株缘>株间。巨菌草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总体改良效果呈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且向着远离根际的方向减弱的规律。(4)在不同种植时间内,不同样地对土壤中各理化性质指标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种植巨菌草土默特左旗、奈曼旗土壤改良效应最高,对乌兰布和沙漠改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以及对改良技术进行优化,包括结合其他植物间作综合治理、改良种植行间距等。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使得202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39.8m~3,而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因此对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进行监测对水资源合理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及地面采集信息,通过峰值峰谷检测程序首次实现了灌区综合灌溉信息(灌溉时间、次数、周期)的提取,之后利用决策树监督分类与差值模型的方
学位
为研究有色金属矿尾矿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选取乌拉特后旗鑫兴铜矿尾矿库所在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2021年丰枯季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60份,测定物化性质、常规指标及重金属含量,并开展野外钻探试验、物探试验、注水试验、弥散试验、水位统测及降水监测等水文地质试验及地下水地面调查工作,获取含水层系统结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运动特征,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氯碱指数、饱和指数、离子比值、反向模拟
学位
2021年上市银行净利润、风控能力稳步提升,非息收入表现强劲。本文梳理了上市银行高质量发展的七大亮点,对当前上市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四点建议,以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灌区盐碱地面积大、盐渍化程度重,重度盐渍化面积超过9.544×10~8hm~2,严重影响灌区生态、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改良盐碱地、合理开发盐渍土对灌区具有重要意义。暗管排水技术对作物生长及农业增产有着显著作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措施。本文选取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的乌拉特前旗现代化暗管排水技术综合示范区为背景,开展连续3年的暗管排水排盐
学位
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内蒙古的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属于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区,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而降水又很少汇入河流或转化成地下水,蒸散发(ET)作为降水转化的主要“出口”,是下垫面和大气之间水汽交换的主要途径,且ET的变化有一定尺度效应。本文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上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光
学位
即时零售是信息技术引发零售业态快速迭代背景下诞生的商业模式。即时零售作为一种零售新业态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即时零售内涵、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分析县域商业体系内涵及其与即时零售的关联性,重点从消费端赋能、零售端赋能、渠道端赋能、平台端赋能等方面探讨即时零售赋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的路径。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体遭受污染的风险不断增大,海勃湾水库作为我国的“沙漠水库”,是水体水质监测的典型区域。悬浮泥沙浓度作为衡量水质的重要参数,利用内陆水体水色遥感技术可以克服传统泥沙测量方法的不足,为实现库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时序动态监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本文以海勃湾库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实测的高光谱与悬浮泥沙数据,分析海勃湾库区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的光学特性,并结合同步的多源遥感数据,建立悬浮泥沙浓
学位
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高纬度地区,凌汛灾害频发,不仅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安全生产,更阻碍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防凌减灾已成为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刚需,而弯曲河道更是凌汛灾害的高发区域,因此研究弯道的流凌运动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FLUENT-EDEM耦合方法,概化什四份子弯道形态,建立三维弯道模型,对不同流速、不同颗粒直径、不同生成速率的冰颗粒进行模拟分析,探究不同时段下的冰颗粒输移规律以及冰颗粒聚集影响因素
学位
水域和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因子,在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水域和草地时空动态是保护地球生态屏障及供水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整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实测数据,研究内蒙古近20年水域与草地时空动态变化,以及水域空间分布对草地的影响。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科学开展大规模
学位
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的覆盖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土壤有机碳作为植被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来源,其含量变化不仅与植被群落有关,也会与其他环境因子存在联系,本文以库布齐沙漠东段不同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的分析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以及土壤有机碳与植被特征、土壤特征之间的关系,为沙漠地区植被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库布齐沙漠东段表层土壤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