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E遥感云平台的内蒙古水域与草地时空动态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rou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域和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因子,在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及人类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水域和草地时空动态是保护地球生态屏障及供水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以内蒙古草原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平台,整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和实测数据,研究内蒙古近20年水域与草地时空动态变化,以及水域空间分布对草地的影响。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稳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政策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持。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根据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不同分类方案结果的精度和实际效果选择光谱特征+指数特征+地形特征(方案3,精度为92.73%)进行分类,研究期间(2000-2020年)不同地物面积主要呈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加,分别增加了617.50、140.82、24.18万hm~2,沙地、裸地、耕地、湿地和水体面积减少,分别减少了120.46、348.78、291.12、4.37、4.84万hm~2。裸地、沙地和耕地是主要的转出地类,连续不断向其他地类转入,而三者主要的转入地类为草地,同时部分草地又转出为林地、建设用地,裸地与沙地则有部分出现相互转化情况。水体与湿地所占总面积比例较小且变化趋势不明显。(2)利用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MNDWI)分析水域的时空变化,近20年内蒙古有117.65万hm~2存在或存在过水域,永久水域覆盖面积为33.13万hm~2,除了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其他盟市均减少。在2000-2010年全年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2011-2020年有所增加,有效水域面积整体变化趋势与全年水域变化趋势相似。除了工业总产值指数与季节性水域面积相关性不显著(p>0.05),其他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相关(p<0.05)。气候因素更多的是影响短期季节性水域变化,而人为因素会对长期全年水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3)通过适宜性评价选择百分位法对近20年草地长势变化进行分析,发现草原长势呈波动变化,但整体向好。2000年长势最差,中等以下水平草地占60.9%,2005年有所好转,中等以下水平草地占33.3%,2010年有所降低,中等以下水平草地占比近一半(49.8%),2015和2020年草地长势水平较2010年显著升高,尤其在2020年中等及以上长势水平的草地高达80%。同时利用校正后的TVDI模型(TVDIED)对草原干旱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0-2020年7、8月草原旱情以轻旱为主,正常次之,旱情呈波动式减弱。其中2020年5-7月旱情较为严重,平均干旱面积为2949.94万hm~2,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以西大部分地区。8-9月随着气温回落、降雨较多且草地水分需求较低等因素旱情明显缓解,平均干旱面积为1621.96万hm~2。10月降雨量仅9.93mm,旱情呈加重趋势,10月上旬受9月影响TVDIED均值仍然较低,下旬旱情明显加重。(4)在岱海、达里湖、呼伦湖、西辽河、黄河以及乌梁素海周边建立不同距离的缓冲区,分析水域的空间分布与植被长势、干旱的关系。除了呼伦湖,其他湖泊流域在5000m范围内缓冲区均表现为近距离缓冲区NDVI均值大于远距离缓冲区的规律性变化,近距离缓冲区TVDI均值小于远距离缓冲区。不同缓冲区NDVI、TVDI均值差距在植被生长季6月至8月较大,其他时间差距较小。岱海、黄河在6-8月NDVI在10000m缓冲区以内呈递减趋势,达里湖、西辽河在5000m缓冲区以内呈递减趋势,乌梁素海递减缓冲区范围达25000m,各个湖泊TVDI均值递增缓冲区范围与NDVI均值递减缓冲区范围较为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城乡社区老年人感觉减退与轻度认知障碍(MCI)患病之间的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于2018-2021年湖北老年记忆队列基线期数据,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大悟县和武汉市7046名65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进行感觉减退评估、全套标准的神经心理评估以及临床体检,由专家小组参考Petersen的诊断标准对参与者进行MCI临床诊断。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感觉减
期刊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所在,为促进河套灌区农业高质量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河套灌区最下游三湖河灌域西部乌拉特前旗红卫田间节水灌溉试验示范园暗管排水田间试验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田间排水沟和道路分布以及土壤盐渍化程度将暗管控制区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盐渍化土壤区,同时设置无暗管区作为对照,监测暗管排水条件下的农田水土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并利用组合赋权法与TOPSIS模型相结
学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6位,然而由于人口众多,使得2020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239.8m~3,而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因此对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进行监测对水资源合理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及地面采集信息,通过峰值峰谷检测程序首次实现了灌区综合灌溉信息(灌溉时间、次数、周期)的提取,之后利用决策树监督分类与差值模型的方
学位
为研究有色金属矿尾矿库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选取乌拉特后旗鑫兴铜矿尾矿库所在流域为研究区域,采集2021年丰枯季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60份,测定物化性质、常规指标及重金属含量,并开展野外钻探试验、物探试验、注水试验、弥散试验、水位统测及降水监测等水文地质试验及地下水地面调查工作,获取含水层系统结构、水文地质参数和地下水运动特征,利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氯碱指数、饱和指数、离子比值、反向模拟
学位
2021年上市银行净利润、风控能力稳步提升,非息收入表现强劲。本文梳理了上市银行高质量发展的七大亮点,对当前上市银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四点建议,以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河套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灌区盐碱地面积大、盐渍化程度重,重度盐渍化面积超过9.544×10~8hm~2,严重影响灌区生态、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改良盐碱地、合理开发盐渍土对灌区具有重要意义。暗管排水技术对作物生长及农业增产有着显著作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盐碱地改良措施。本文选取盐渍化程度较为严重的乌拉特前旗现代化暗管排水技术综合示范区为背景,开展连续3年的暗管排水排盐
学位
荒漠草原是草原向荒漠过渡的一类草原,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于内蒙古的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严酷属于气候变化高度敏感区,近年来倍受人们关注。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而降水又很少汇入河流或转化成地下水,蒸散发(ET)作为降水转化的主要“出口”,是下垫面和大气之间水汽交换的主要途径,且ET的变化有一定尺度效应。本文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上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内蒙古阴山北麓荒漠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光
学位
即时零售是信息技术引发零售业态快速迭代背景下诞生的商业模式。即时零售作为一种零售新业态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全面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即时零售内涵、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分析县域商业体系内涵及其与即时零售的关联性,重点从消费端赋能、零售端赋能、渠道端赋能、平台端赋能等方面探讨即时零售赋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展的路径。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体遭受污染的风险不断增大,海勃湾水库作为我国的“沙漠水库”,是水体水质监测的典型区域。悬浮泥沙浓度作为衡量水质的重要参数,利用内陆水体水色遥感技术可以克服传统泥沙测量方法的不足,为实现库区悬浮泥沙浓度的时序动态监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本文以海勃湾库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实测的高光谱与悬浮泥沙数据,分析海勃湾库区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的光学特性,并结合同步的多源遥感数据,建立悬浮泥沙浓
学位
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高纬度地区,凌汛灾害频发,不仅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安全生产,更阻碍了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防凌减灾已成为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刚需,而弯曲河道更是凌汛灾害的高发区域,因此研究弯道的流凌运动是重中之重。本文基于FLUENT-EDEM耦合方法,概化什四份子弯道形态,建立三维弯道模型,对不同流速、不同颗粒直径、不同生成速率的冰颗粒进行模拟分析,探究不同时段下的冰颗粒输移规律以及冰颗粒聚集影响因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