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急剧恶变的气候已经成为人类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灾难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在导致环境恶变的几大因素中,由温室气体所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要素。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气CO2浓度为379ppm,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化浓度范围,是65万年以来最高的。根据多种研究结果证实: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耕地所释放出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因此,在这种现状下,我们亟待需要在思想及行动上注重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式,探究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低碳农业是通过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优化现有的生产方式、采用合理的农业耕种模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从而产生良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高效农业生产模式。选择低碳农业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遏制二氧化碳高排放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大量的现有资料调查、统计、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审视国际上发达国家在低碳农业方面的做法与政策,解读国内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而从陕西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发展优势、发展潜力、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规划了陕西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途径。分析认为:1.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是缓解资源紧缺、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低碳农业是世界大趋所势,也是中国必然的选择。2.陕西作为全球苹果最大的集中产区,也是中国浓缩苹果汁最大的加工和出口基地,每年出口总量约占中国的60%,占全球市场的36%。为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克服发达国家所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我们应该自觉的提高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发展低碳农业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3.我国长期依赖小农经济和散户经营,高能耗产业占主导地位,依托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方式,科技水平的相对落后等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碳农业的发展。面对此现状,本文分析了针对我省发展低碳农业的对策。即,通过政府的各种调控政策来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导农民规范、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解决农民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问题等;科学技术方面,应加大相关单位科技人员的科研力度,同时,各乡镇应增加科技传播渠道等;在生产方式方面,应突出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