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VE大豆胚芽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胚芽是大豆加工中的副产物,用其提取得到的胚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植物甾醇等活性物质。本文立足于大豆胚芽的综合利用,开发富含维生素E等功能性成分的大豆胚芽油,并将其制成微胶囊。不仅充分发挥了大豆胚芽油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也可增强脂肪酸及其维生素E的稳定性。本文对大豆胚芽油的制备、精炼、及其微胶囊化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大豆胚芽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首先,研究了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本文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对维生素E含量进行测定。做了精密度试验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精密度为1.75%(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6.09%(介于95%-100%),荧光法的重复性和准确度令人满意,可以用于大豆胚芽油中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而后研究了高VE大豆胚芽油制备工艺,采用了索氏提取法、有机溶剂浸提法、超临界萃取法、压榨法对提油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用索氏提取法制备大豆胚芽油时,大豆胚芽粒度40目、回流时间6h、浸泡固液比1:16,该条件下大豆胚芽出油率最高为10.83%,维生素E含量为344mg/100g,且油质色泽清亮;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制备大豆胚芽油时,大豆胚芽油最适制备条件为温度68℃、提取时间6h、固液比1:14,该条件下大豆胚芽出油率较高,为12.63%,维生素E含量为301mg/100g。几种制油方法的比较:出油率方面,有机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法)压榨法;所得油脂维生素E含量高低为:超临界萃取法)索氏提取法)有机溶浸提法)压榨法,综合两方面的因素,我们选择有机溶剂浸提法制备大豆胚芽油。 通过对大豆胚芽油的初步精炼工艺的研究,得出适宜大豆胚芽油脱胶、脱酸和脱色工艺条件。脱胶时采用高温水化脱胶,初温:75℃,末温:85℃,脱胶时间30min,水添加量7%,离心转速:5000r/min,离心时间:20min;脱酸时,选用低温浓碱脱酸,初温:40℃,末温50℃,碱浓度15%,超用碱量为0.2%,脱酸时间30min,离心转述6000r/min,离心时间:20min,水洗温度:50℃;脱色选择吸附法进脱色,脱色剂种类:白土+活性炭(10:1),吸附剂添加量:2%,脱温度:95℃,脱色时间:20min。最后对大豆胚芽油的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可分子包埋法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主客分子之比为5:2,包埋度为75℃,包埋时间为120min,包埋率可达74.2%。复凝聚法制备豆胚芽油的微胶囊可知其较优工艺条件乳化温度为80℃,乳化pH9.0,明胶和阿拉伯胶的浓度为2%,心材占壁材的比例为40%,凝温度为60℃,凝聚pH值4.0-4.5,固化时间90min,包埋率为42.1%所得微胶囊颗粒大小均匀。
其他文献
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苜蓿中华根瘤菌Rm1021中gtrA基因突变后,突变体gtrA出现自生和共生方面的缺陷表型。本论文对GntR家族转录因子GtrA的调控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生物
一、农产品包装和标识rn1、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的农产品,按照规定应当包装或者附加标识的,须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
期刊
气化炉是生物质气化系统的核心部件,开发清洁高效的气化炉对生物质气化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棉秸秆、稻壳、木屑三种典型农村生物质原料进行
车辆动力系统不断向高紧凑、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废气涡轮增压仍是提高柴油机功率、减轻单位功率重量、减小外形尺寸、降低燃油消耗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增压的作用就
过滤器盲板是压力容器端盖密封技术的一部分,由于要求装拆较频繁,且随着应用场合的增多和使用要求的提高及压力容器密封技术的发展,各种快速开关盖式密封技术正大量应用于盲板结构设计中。本文首先针对国内外现有几种典型过滤器快开盲板结构特点及承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过滤器快开盲板结构即D型螺栓双“O”形橡胶环天然气过滤器快开盲板结构。该结构的突
本文以167FML汽油机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试验测试建立其一维热力学数值仿真模型,在模型校验的基础上,根据开发目标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了分析优化。同时,针对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
大量的中低温余热资源,广泛存在于建材、冶金、化工以及轻工业等工业行业中,对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于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研究的更加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不同输出产品需求的喷射式发电制冷循环系统。目前,诸多学者主要对采用纯工质循环系统的热力学性能以及经济性能进行了研究。为了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并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对采用二元混合工质的循环系
茶黄素是指红茶中可以溶于乙酸乙酯的物质,它呈橙黄色,是由多酚类及其衍生物的氧化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茶黄素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很广阔的开发前景,它拥有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