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也称为透水路面,在国际上,该类型路面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能够有效解决重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环保型路面,并得到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的能源与环境设计(LEED)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认可,而且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低流量的人行道、住宅区和公园内的道路、停车场、网球场以及常规的混凝土路面层、水工建筑物和隔音屏障等设施处。目前对于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强度、抗滑、透水性以及降低噪声等方面,对于其温度场、传热机理以及与环境的能量传输行为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我们从机理上了解多孔路面的温度行为和能量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通过对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变化规律、热量传输量化、温度预估模型建立以及影响因素等分析研究,为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以及更好的发挥其环境效益提供参考与理论基础。在室外进行面层试验,通过分析其温度行为以及计算其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来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利用能量平衡方程建立底面封闭状态下的温度预估模型。通过室内全层位的模拟试验,在面层温度预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全层位路面温度预估模型,进而利用全层位的温度预估模型分析影响路面温度的关键因素。在室内条件下研究多孔水泥路面在水分影响下的温度行为和能量行为。通过室内室外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温度行为方面,多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对外界环境的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温度变化速率较快,内部温度梯度呈现出均匀性,底部温度明显低于普通水泥混凝土,表面与底面差值明显大于普通试件。能量行为方面,多孔水泥混凝土在同等天气条件下,吸收太阳辐射能量较多,而且对近地环境热量输出较多。在水分作用影响条件下,多孔水泥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对外热输出可以得到较大的降低,有利于其环境效益作用。太阳辐射吸收系数是路面温度的最大影响因素,辐射率可以间接影响路面温度,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大可以降低路面温度,导热系数影响多孔水泥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分布,间接影响试件表面温度。多孔试件的孔隙特征和表面特征是其温度行为和能量行为与普通试件不同的最根本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