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绕组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与谐波抑制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_BB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因其功率密度高、控制灵活以及运行可靠稳定的特点,在新能源汽车、军事、工业等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开放绕组永磁同步电机(Open-end Winding PMSM,OW-PMSM)是指将传统PMSM中三相星型连接绕组的中性点打开,两台逆变器分别接在开放绕组两端进行供电。OW-PMSM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共直流母线型拓扑、隔离双电源供电型拓扑和混合供电型拓扑。与传统PMSM系统相比,OW-PMSM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直流母线利用率,满足更高的功率需求,而且能够实现多电平控制效果,有着更高的容错性。本文以共直流母线型拓扑OW-PMSM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数学模型推导、控制策略设计及仿真实验验证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首先,本文以共直流母线型OW-PMSM拓扑为研究对象,分析推导其在三种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根据后续研究的需要,本文结合OW-PMSM的拓扑结构以及数学模型在Matlab中建立OW-PMSM的模型,并建立基于矢量控制的OW-PMSM控制系统,进行相关验证实验。其次,本文针对OW-PMSM的特点,设计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及其优化策略。针对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存在的延时迟滞现象,本文设计了一拍延时补偿策略;针对电压矢量作用于整个时间周期Ts的问题,本文设计两种基于矢量作用时间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在合理选择最优矢量和分配作用时间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一种基本矢量和作用时间组合的期望电压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通过在Matlab中建立不同策略下的OW-PMSM控制系统,对不同工作状况下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表现进行分析,验证控制策略的良好性能。然后,针对共直流母线型OW-PMSM的特点,本文设计两种具有零序电流抑制作用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结合对共直流母线型OW-PMSM的拓扑结构分析,推导得出该系统的零序回路模型以及影响零序电流产生的关键变量。针对不同影响变量的特点以及不同电压矢量作用产生的共模电压大小,设计两种基于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零共模电压抑制策略和期望共模电压抑制策略。最后,本文在Matlab中建立了采用上述两种具有零序电流抑制作用的OW-PMSM控制系统进行相关仿真实验,并且对电机的电流及电磁转矩波形进行分析,对本文设计的零序电流抑制策略的性能效果进行验证。
其他文献
压力服装由压力面料依照身体特定部位而制成,是预防和抑制烧伤后瘢痕增生的重要治疗手段,其施加给皮肤的压力来源于压力面料的形变,是决定疗效的关键。目前压力面料因结构等因素无法提供持久和稳定的压力,需要开发出一种新型压力面料来满足临床需求。弹性包覆纱和织物组织结构是确保压力面料压缩功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课题从包覆纱的结构设计到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来深入研究压力面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对压力面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三维编织技术在制备异形截面织物时有独特优势,比如制造三维编织T型梁。三维编织T型梁复合材料可以克服面板与腹板的接缝和结构方面的缺陷,在承受载荷时不易发生分层失效现象,结构上具有其他T型梁没有的优势。本文首先对三维编织预制件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建立了编织结构与编织参数之间的关系,为后续T型梁预制件的织造工艺提供参考。采取力学实验和声发射技术研究三维编织T型梁复合材料在三点弯曲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及损伤机
胆道恶性肿瘤(BTC)包括肝内外胆管癌及胆囊癌,发病率低,预后较差。少数病人可获得手术切除,然而术后复发率仍较高。近年的研究报告显示,BTC病人可从药物的辅助治疗中有所获益。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已证实对进展期BTC进行一线化疗的有效性;同时,靶向药物的推陈出新使BTC的药物治疗出现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也在不断进行探索。BTC将有可能得到控制,病人预后得以改善。
借鉴美国网络空间靶场建设思路,分析国内网络靶场建设基本情况,对靶场框架目标和框架能力进行了描述,分析了涉及靶场建设的5项关键技术,按照统一规划、技术先进性、通用性、可扩展性原则进行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根据靶场实际需求和资源现状,采用云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对装备网络安全靶场进行分层设计,为满足靶场内场试验与外场试验需求,预留目标模拟和实装接入接口。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小觑。一些中小型发电站、造纸厂、砖厂等在日常生产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含尘废气,若处理不当将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现有的高温气体除尘技术和一些耐高温滤材在实际使用中都存在着一些不足,特别是针对极小颗粒物的过滤效率还有待提高。而静电纺丝技术可以有效制备连续纳米纤维,把耐高温材料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赋予耐高温材料纳米纤维的小尺寸效应,将有望制备出
近年来,智能可穿戴技术通过融合信息领域和材料领域的技术,成为了新兴的数据流量入口。传感器作为可穿戴技术设备的核心,能够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或外部的环境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为人体和电子信息系统提供了信息传输的接口。但是传统的传感器体积大、刚度大、对外部电源依赖性强,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柔性和舒适性降低,生物相容性较差。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供能的柔性传感器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摩擦纳米发电机能够将人体运动时持
慢性伤口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无声的流行病,无法通过正常和有序的修复过程使皮肤及时的达到功能及解剖上的完整状态,伤口愈合过程停滞导致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无法愈合。统计显示,全球约3%的人在一生中会被慢性伤口困扰,美国每年因慢性伤口导致的医疗保健费用超过200亿美元,不仅给大量病患带来了身体、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也使公共卫生系统不堪重负。慢性伤口诱因复杂,细菌感染导致的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新兴的微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具有较大的研发及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在微纳米纤维膜和纱线方面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其机械性能较差,难以真正运用到传统纺织工艺上,限制了高性能微纳米纤维在传统纺织品上的应用。此外,由微纳米纤维带来的尺度效应已经在水分传导领域有了一定的探索,具有非常优异的吸湿导水性或超疏水性,是一种良好的工程材料,但能够真正将其落实到传统纺织品上的研究还非常少。首先,本文利用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