拮抗酵母菌3-110的分离筛选以及对芒果保鲜的机理初探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Wind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蒂腐病是芒果采后贮藏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仍没有环保有效的防治方法。柠檬形克勒克酵母菌株34-9对柑橘采后青绿霉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实验室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其进行基因改良并建立转化体库。本实验以转化体库为材料,通过离体和活体筛选出了对芒果蒂腐病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菌株3-110,并对引起蒂腐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此后又通过测定酶活与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初步研究了菌株3-110的抑菌机理。实验主要结果如下:1、离体条件下,酵母3-110周围会形成明显的抑菌圈抑制蒂腐病的生长;活体条件下接种菌株3-110与化学药剂多菌灵、无菌水的芒果发病率分别为45.84%、59.89%、79.63%,病斑直径分别为17.76 mm、28.25 mm、22.70 mm,其中接种3-110的发病率与病斑直径均显著低于接种无菌水的芒果。2、通过形态学观察与菌株分离鉴定明确了本实验研究的病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3、通过对芒果果皮的酶活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发现接种菌株3-110与接种无菌水相比可以诱导芒果果皮酶活发生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上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则低于对照组;此外过氧化物酶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的含量则在第5d显著低于对照。对芒果果皮进行微观结构观察,扫描电镜发现在第4d时对照组的果皮中出现大量菌丝,而接种3-110的果皮中未发现;透射电镜观察也表明对照组在第4d时其细胞壁变得松散且有孔隙,反之处理组仍保持较为完整的细胞壁。实验结果发现菌株3-110可以通过清除果实活性氧和保护细胞壁结构来抑制可可球二孢菌的入侵,从而防治芒果蒂腐病。
其他文献
钢索作为桥梁主要承重构件,一般用PE塑料包裹防护,处于高应力状态。当钢索发生局部弯曲时,钢索内部产生的剪力可能使钢索的钢丝层间或钢丝与套筒间发生滑移从而破坏截面的整
目的了解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的流行情况,评估暴露于多种有害因素引发甲襞微循环障碍发生的风险,为减少石油工人甲襞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8年5月至1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温室效应逐渐加剧,水稻的高温热害频发,在水稻高温热害预警和评估及水稻模型研究中采用田间水稻
布鲁氏菌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可引起多种动物和人感染,危害极其严重。布鲁氏菌的致病性主要表现为炎性因子造成的炎症损伤,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Ⅳ型分
油炸类调理肉制品因其独特的风味、金黄的色泽、酥脆的口感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此类食品存在含油量较高、油炸过程中容易生成有毒有害物等风险,与人们追求低盐低脂、安全美味的饮食相悖,亟待提升质量。抗性淀粉(RS)作为膳食纤维替代物,可改善食品功能;氯化钙(CaCl_2)作为钠盐替代物,可降低产品中的钠盐含量。本研究以调理鸡排为载体,单因素试验考察RS添加量、CaCl_2替代比、预油炸时间和温度对两次油炸后
本研究旨在调查河北省部分地区PCV2的感染情况,研究河北省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子的遗传特性及流行趋势,为PCV2疫苗应用和该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
目的:研究改良镶嵌疗法作为一线根治幽门螺杆菌(HP)方案的临床疗效研究和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年来,围绕甲醇、乙醇作为燃料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s)展开了广泛的学术研究。然而,制约DAFCs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电催化剂性能不佳。由于甲醇、乙醇的电催化氧化反应比
我国海上风电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基础和塔筒是支撑风电机组的重要部分,其安全性是保证风电机组正常工作的基本条件,而基础和塔筒的安全性取决于设计规范的规定。我国现行海
本论文以合成更刚性的光敏染料为目标,设计和合成了三个以不同喹喔啉基为π桥的光敏剂,系统地研究了这三种染料的光学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影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光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