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se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补充养老保险概述  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单位或行业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组织的旨在为职工及其家属提供额外养老金的各类安排,大抵属于"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中的第二支柱范畴,也可称为职业年金。  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理论依据实际与基本养老保险相关。众所周知,基于社会公平和社会契约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有较明显的再分配色彩,着重于社会成员养老保障权益的公平性。但是,社会公平不可能无限延伸,到达一定程度后必然要考虑其效率问题(激励因素),于是由是形成补充养老保险应运而生。另外,之所以将补充养老保险与人寿保险区别开来,是因为采取补充养老保险的形式,能够克服个体的短视行为,激励员工树立长期服务意识,形成规模效益,实现更全面的保障。  虽然,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实际上早于基本养老保险,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与基本养老保险交织在一起。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国家以减轻政府负担为出发点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提高了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视程度,推动了补充养老保险的进一步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规模空前庞大。  二、国际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借鉴  补充养老保险的分类  各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笔者考虑,可以养老金给付模式和制度的组织形式为依据加以划分。  从养老金给付模式看,补充养老保险可分为待遇确定型(DB)、缴费确定型(DC)和混合型。其中,待遇确定型是指补充养老保险的发起人承诺在被保险人退休时按特定的公式计算其待遇水平的制度形式;缴费确定型是指提前确定发起人和被保险人各自的缴费水平,由缴费积累总额及相应的投资收益决定养老金水平的制度形式;混合制则带有待遇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两者的特征。  从制度的组织形式看,补充养老保险可分为内部管理型(Internal)和独立管理型(External)。按照内部管理型操作,发起人为被保险人积累的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保留在自己的账面,在养老金实际支付之前没有与养老金负债相匹配的资产,因此,也称为非积累型。按外部管理型操作,发起人必须向独立于发起单位之外的机构或基金支付保险费,员工退休时由保险费及投资收益形成的基金支付养老金,也被称为积累型。  补充养老保险的税收政策  如果用字母E(代表免税)和字母T(代表征税)表示政府对补充养老保险缴费、投资和支付环节的课税情况,可以将补充养老保险课税模式归纳为EET、ETT、TEE、TTE、EEE五种。从各国税收政策的实施情况看,采取EET模式最为常见,即对企业、员工的补充养老保险缴费和基金投资收益免税,但对退休人员的补充养老金课税。  具体到各个环节,各国情况千差万别,归纳起来:从缴费阶段看,企业缴费部分一般都可以在规定额度内进行税前扣除,个人缴费部分免缴所得税,也有国家则对个人缴费部分适用优惠税率而不是免税。从投资角度考虑,基金管理机构一般毋须为投资收益纳税。就发放环节看,绝大多数国家按年金形式发放的补充养老金都作为正常收入缴纳所得税,而一次性领取的补充养老金则适用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  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新趋势  从20世纪后期开始,资本市场长期飘红,养老基金纷纷将股票作为投资重点。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此为据,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向缴费确定型转变的趋势。  但是,2000年以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根本性的逆转,而且,直至目前也没有明显的反转迹象。这样的变化给养老基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促使人们开始重新认识资本市场蕴涵的巨大风险。目前的资本市场实际上缺乏与养老基金投资所需要的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工具,缴费积累型补充养老保险存在较大的内在风险。因此,各个国家重新开始研究缴费确定型补充养老保险的利弊,暂缓向缴费确定型转移的步伐。  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  虽然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制度体系,但从改革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可以看到,重点只是集中在基本养老保险领域。与其相比,中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还很不发达。据估算,2002年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当年收入540亿元,支出75亿元,分别占同期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缴费收入和支出的25%和3%。究其原因,一是城镇居民补充养老保险的需求不足;二是大多数企业缺乏兴办补充养老保险的能力:三是缺乏相对完善的资本市场等必要的外部环境;四是缺乏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缺乏宣传。  笔者认为,下大力气发展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以应付老龄化危机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打造自身竞争力、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补充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完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与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二是与公务员职业年金并行推进;三是注重与宏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四是坚持实行多样化的方式;五是遵循逐渐壮大的历史发展规律。  笔者对中国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有如下构想:  宏观政策体系。做到立法先行。要明确发起人的主办资格,原则上只允许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按时足额缴费、具有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且民主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税收政策的设计则要综合考虑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的需要和政府的承受能力,同时要避免形成税款征收的漏洞。补充养老金待遇水平设计要统筹考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状况。对补充养老基金的投资采取限量管制,并密切关注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注重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监管体系设计要重点做好被保险人权益保障和养老基金金融安全这两方面的工作。  微观运行机制。要在鼓励发展缴费确定型补充养老保险的同时,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合理估算成本的前提下发展待遇确定型计划。组织形式应当多样化,但提倡发展独立管理型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管理方式上要明确并处理好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信托关系,以及受托人与个人账户管理机构、投资管理机构和基金托管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权益保护与继承方面应多从维护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利益角度考虑。
其他文献
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明 :渗水地膜覆盖玉米增产效果显著 ,主要表现为单株生产力的提高 ,在年均积温较小的地区增产幅度大。增产机理在于土壤含水量、地积温、土壤微生物、表土
中国上市公司出现控制权转让最早发生在1993年的宝延风波,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上市公司的购并案例亦逐渐增多.尤其是1997年中远发展对众城实业进行协议股权收购,获得上
为明确东北大豆籽粒性状的生态特性,采用东北地区代表性品种361份,于2012-2014年在东北地区北安、扎兰屯、克山、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长春、白城、铁岭9个代表性地点进行
该文研究的主题是信息经济时代的跨国企业如何通过价值链创新来取得或维持竞争优势的问题.传统的跨国企业理论是从存在机制发展起来的,重点研究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研究意义、目的与方法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它不仅在数量上占99%以上,而且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国际传播力评估体系是推进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国际台传播效果统计工作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项目评估经验,借鉴平衡计分卡评估理论,提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