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另一方面,企业的快速扩张需要更多的外部融资,因此,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对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影响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并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在中国执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建立模型,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文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得出银行业竞争度指标值与企业金融可得性概率成正向关系,即Lerner指数高,即银行业竞争水平越低,则企业可获得的金融可得性越多,支持信息假说理论;第二,企业规模越大,能够获得金融可得性的概率越大。部分因为企业的规模越大,其资本金实力就越雄厚、管理水平更加科学、企业家自身能力就越强,同时大企业更容易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往来关系,降低银行的信息成本,从而更容易获得关系型贷款;第三,企业能够获得私人信贷的能力越强,则其能够获得银行金融可得性的概率越大。这源于企业与出资方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其能够获得的私人信贷越多,表明其建立与其他企业或金融机构的能力越强,从而使其能够获得越多的关系型贷款;第四,企业性质对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影响并不明显。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期,国有企业改革削弱了原有经济体制下不同性质企业间的差别,各类性质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靠自身经营持续发展,因而企业性质对企业金融可得性的影响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