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概股“回归”是近来资本市场热点。私募股权投资在此浪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国内对于私募股权在中概股私有化再上市中相关问题研究极为有限。本文结合理论研究和中信产业基金投资三生制药(最新且最成功案例之一)的案例分析创新性地对私募基金在此类项目中的考量进行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受私募投资青睐适于“回归”的中概股标的特征、再上市交易所选择、项目中对企业价值的创造以及回报构成。 本文主要有如下结论。首先,选择此类投资标的时,私募股权基金通常看重以下因素:较其他市场上市的可比公司受低估、成长和盈利能力良好且负债率低、管理团队优秀且有增持及扩张野心、企业价值创造空间清晰、法律结构适宜私有化及再上市。第二,对于再上市地点的选择需要平衡对估值水平、监管要求和上市流程的考量以及公司自身融资需求和私募股权的退出需求。第三,私募股权基金联合公司管理层在中概股私有化再上市项目中一方面通过控制成本及费用、优化资产使用、拓展业务以及促进创新直接实现企业内在价值创造;另一方面,通过公司治理、文化和沟通的优化以及为公司提供金融服务间接提升了价值创造效果。特别地,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源和专长为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实现增长带来显著帮助。就此类项目投资回报而言,与国际上传统杠杆收购项目比较,由于标的和国内市场原因,杠杆效应的贡献较少。私募股权基金主要可利用估值倍数水平上升以及对私有化后公司的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提升来增厚回报。 本文填补了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缺,并为中概股的回归、相关私募股权投资及监管机构相关监管领域的进一步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