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围绕两个优先原则展开叙述,一个是启蒙运动的自由优先原则、一个是马克思的平等优先原则。自由优先原则的立足点是单个的抽象的人,它强调用理性去追求个人的思想自由、宗教自由、权利自由等,而这样的自由优先原则往往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无法实现真正的全人类的解放。同时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无论是经验论、唯理论还是百科全书派他们都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犯了形而上的错误。所以马克思运用独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立足于人民群众,分析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敏锐的洞察出启蒙哲人们的形而上学和个人自由至上的错误。同时得出重要结论,如果想实现全人类的解放,那么我们必须要先坚持人与人的平等,只有这种真正意义的平等才是社会真正的自由。马克思平等优先原则,不仅强调了平等更加体现出优先,优先着重表达先于自由的平等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才会最终回归到共产主义的目标上。虽然马克思没有一本书籍专门论述平等的思想,但是他的平等理论零星的渗透在各个著作中,我以历史逻辑的角度从中挑选出六篇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总结归纳出最核心的思想来体现马克思的平等理论。由平等思想的提出,渐渐发展到平等优先原则思想的成熟。马克思的平等优先原则思想绝不是空洞的理论,它同时也体现在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比如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精准扶贫这些政策都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人与人平等的渐实现过程。为我们走向理想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