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特有的土地集体产权和乡村治理,特别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民合作对实现农村社会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下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农民合作的代表形式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使传统农民“善分不善合”的局面得以彻底改观,其背后的逻辑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位于我国山东省东平县的孟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研究对象,以要素整合为切入点,希望以此来尝试探讨农民合作的一般规律。在实践中,该村构建了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体,瓜菜产销合作社、劳动力资源合作社为依托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使该村整合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而创造了农民合作的持久动力。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其总结为三个部分:一是资金要素的整合,政策性资金是其它要素得以整合的纽带;二是土地要素的整合,土地要素不仅是农村社区的最大资源,也是其他要素得以整合的基础;三是劳动力要素的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何以有效转移与利用。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合作的物质基础,即要素整合如何得以实现;其又对农民合作有何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孟庄村三个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等整个动态过程的考察,笔者得出结论:要素整合程度决定合作质量。而通过政府推动、能人引导、建构载体等途径,要素整合是有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