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抗菌肽的抑菌效果和临床效果,以及在畜牧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而进行了本试验。体外抑菌试验采用的是牛津杯法。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和低浓度甲厂家生产的抗菌肽以及高浓度乙厂家生产的抗菌肽对沙门氏菌有抑菌圈,其它组抑菌圈不明显。结果说明,两个厂家生产的抗菌肽在本次试验中设计的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湖肠杆菌无抑制作用,而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甲厂家生产的抗菌肽以及高浓度的乙厂家生产的抗菌肽对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还有待研究。体内抑菌试验首先通过预试验得出:腹腔注射浓度为1.0×10~7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0.5mL,可以使试验昆明小鼠死亡率达到80%-100%;腹腔注射浓度为1.0×10~8cfu/mL的湖肠杆菌0.5mL,可以使试验昆明小鼠死亡率达到80%-100%。给试验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的乙厂家抗菌肽7d后,腹腔注射0.5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67%左右,中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56%左右,低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20%左右,差异极显著(P<0.01);腹腔注射0.5mL湖肠杆菌菌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中、低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都下降了100%左右,差异极显著(P<0.01)。5d后,处死所有小鼠后进行解剖,取肝脏进行病理切片观察。湖肠杆菌对照组肝脏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散在性肝细胞坏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组肝脏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淤血,炎性细胞浸润,白细胞增多;灌喂了高浓度抗菌肽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较轻微或无病变;而灌喂了中浓度抗菌肽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表现为中度炎症,部分肝细胞变性;灌喂了低浓度抗菌肽的小鼠肝脏出现湖面积的淤血以及重度炎症,甚至坏死。结合体外抑菌试验结果分析,乙厂家抗菌肽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湖肠杆菌后降低小鼠的死亡率,并且对小鼠肝脏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给试验小鼠灌胃不同浓度的甲厂家抗菌肽7天后,腹腔注射0.5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20%左右(P<0.01),中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上升20%左右(P<0.01),低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50%左右(P<0.01)。腹腔注射0.5mL湖肠杆菌菌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100%左右(P<0.01),中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上升25%左右(P<0.01),低浓度组使小鼠死亡率下降100%左右(P<0.01)。与乙厂家抗菌肽相似,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甲厂家抗菌肽都能有效的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者湖肠杆菌的感染,但中浓度的抗菌肽反而增加的小鼠的死亡率。应用甲厂家生产的抗菌肽高中低浓度组、常规药物组以及抗菌肽中浓度+0.5倍剂量常规药物组分别对50头仔猪的黄痢进行临床疗效试验,结果显示甲厂家抗菌肽对仔猪黄痢有一定的治愈率,并且降低了病猪的死亡率,随着抗菌肽浓度的增湖,疗效越好,但是和常规药物组相比,疗效远远不够。抗菌肽中浓度和常规药物剂量减半组配伍,也未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