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等离子体对PCM/FM遥测信号影响的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会遇到“黑障问题”,此时,飞行器的状态无法实时监测,对其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黑障问题”是遥测系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要解决飞行器的“黑障问题”,首先要了解等离子体对遥测信号的影响,而PCM/FM遥测体制是当今常用的一种遥测技术。所以,有必要首先研究等离子体对PCM/FM遥测信号的影响。论文介绍了等离子体的产生、性质和特征参数,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电磁波的影响。针对PCM/FM信号的特点和等离子体的特性,利用Simulink平台设计了PCM/FM遥测通信系统:包括数据的采集和恢复模块,FM调制解调模块。涉及信号的采样与插值、码同步、载波同步和上下变频原理等理论。基于USRP2构建了PCM/FM遥测通信系统实验平台,采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器模拟等离子体信道,进行动态等离子体环境中的PCM/FM遥测通信实验。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密度、FM信号调制度和信号的发射频率,分析了等离子体对PCM/FM遥测信号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状态下系统的误码率曲线,并验证了可能提高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其他文献
现代雷达科技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赋予雷达的任务与使命也在不断的提高。早在上个世纪初始,就有相当多的专家学者对雷达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不管是因为国防事业的发展需求
人类对外界信息的感知80%以上都来自于视觉。人们通过对人眼视觉特性的研究发现,相对于灰度图像,人眼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从彩色图像中获取信息。在电影、军事、医学等领域,有时
集成电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半导体器件。随着集成电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减,保持和改善集成电路的制造成品率成为优化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研
高频地波雷达作用距离不受地球曲率限制,能够对远距离的海面风场、浪场、洋流等进行大范围、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同时,它可以用于探测海面和低空目标,对经济专属区进行有效监视
数字图像修复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主要思想是利用图像中的已知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的修复图像中遗失的或者损坏的区域,并且使修复后的图像尽可能的接近或达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rd-Generation,3G)、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WLAN)的不断发展及用户需求的增加,用户要求能够在不同种类的网络中畅游,享受稳定、快速的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和机器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很多依靠普通人力无法实现的功能都需要借助机器来完成。如何让机器更快更好的执行人的指令,逐渐成为研究的一
移动性负载均衡技术是LTE系统自组织网络中的热点用例之一。它可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系统吞吐量,增强网络灵活性。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调节小区的移动性参数,实现小区间负载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核医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之一,它利用注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来进行显像,可以动态地反映生物体的生理、生化信息。正电子成
心音是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理指标。目前,通过心音检测和分析可以得到关于心脏疾病的重要信息,这对于心脏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对于心音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