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锯片横向振动控制的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ulxu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锯片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切削工具,具有性能优越、切削效率高以及操作便捷等优点。在生产过程中减小圆锯片的厚度,可以减小锯路损失,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圆锯片的薄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然而圆锯片厚度减小以后,由于其直径较大,横向刚度低,导致圆锯片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极易引起变形、激发振动,进而引起钢管切削质量变差、圆锯片磨损加剧和圆锯片使用寿命下降等问题。而且随着圆锯片转速的提高,圆锯片振动越大,其稳定性也就越差。因此对圆锯片切削稳定性理论和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圆锯片的稳定性,减小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横向振动,不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工程使用价值。对圆锯片在锯切过程中的受力、圆锯片主要振动形式及圆锯片振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其固有频率和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影响圆锯片固有频率的因素和导致圆锯片动态失稳的原因。对圆锯片常规导向装置系统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在常规导向装置系统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圆锯片主动控制导向装置,该装置引入位移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气动伺服阀等部件。对圆锯片主动控制导向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说明。使用FLUENT软件对主动控制导向装置的两种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缝隙下气体压力在圆锯片上的分布,并得到在导向装置结构A对圆锯片作用下中心半径0.02m范围内的气穴内压力分布比较均匀,然后在缝隙内逐渐衰减,经分析该结构可采用的缝隙h取值范围为0.03~0.07mm,压缩空气对其的支承刚度为115039(N/mm);导向装置结构B对圆锯片作用下气体压力由导向装置中心向外逐渐衰减,经过分析可采用的缝隙h取值范围为0.03~0.05mm,压缩气体对圆锯片的支承刚度为202251(N/mm);经对比,导向装置结构B能够为圆锯片提供更大的支承刚度,对圆锯片横向振动控制比较有利。在AMESim软件中分别建立圆锯片常规导向装置系统和主动控制导向装置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圆锯片在受到不同横向力作用时,两种导向装置对圆锯片横向振动的控制效果。经对比仿真分析,得出在主动控制导向装置作用下圆锯片横向振动的振幅明显小于常规导向装置,在发生振动后回复到平衡位置所需的时间也更短。结果表明:圆锯片主动控制导向装置对圆锯片的横向振动控制更加及时有效,显著提高了圆锯片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对圆锯片自身振动进行分析,而后在对常规导向装置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圆锯片主动控制导向装置系统,对设计的圆锯片主动控制导向装置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导向装置相比,设计的主动控制导向装置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控制圆锯片的横向振动,显著提高圆锯片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该论文以安全系统工程理论、灰色系统理论、管理学、运筹这、模糊数学等理论为基础,综合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安全管理现状,对灰色系统理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近年来,由于机械化采煤的普及以及选煤工艺的复杂导致煤泥水的泥化现象日趋严重,高泥化煤泥水难以沉降造成细泥在循环水中积聚导致对精煤的污染并影响分选效率,是亟待解决的技术
该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发运用了super SAP有限元专用CAD系统软件包,对新桥硫铁矿井下整个开采区域的稳定性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该文以现场实测研究为基础,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综放开采顶煤的冒落运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在详细分析各因素对综放开采顶煤冒放性影响情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中国铁路在“一带一路”工程的带动下已成功成长为集高速客运,物流运输,国际铁路联运,铁路设备制造等多种
该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运用资源地租理论,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价格构成的理论依据,并从数学上证明了矿产资源的价格应等于生产或
该文分析了房柱式开采的覆岩移动变形机理,提出了房柱式开采时地表最大沉降量的计算公式.首次应用可靠性理论确定了矿房和矿柱的合理尺寸,为房柱式开采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的
论文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实验和现场爆破震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对爆破地震的性能规律做了研究.特别是对露天金属矿山爆破地震的传播规律做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本论文来源于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高性能传动件及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50735008)。为了克服国内外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传动部件在空间应用方面的缺陷,重庆大学王家序教授集成滤波减速器、直流无刷电机、角度编码器等于一体,发明了高性能机电驱动机构(授权发明专利号:ZL200710079043.3)以满足减速系统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转矩,效率高,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的要求。本
该研究综合应用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数学、工艺矿物学及矿物工程学,对矿石可选性预测专家系统的开发理论与开发方法进行了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了矿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