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药流、人流等宫腔操作的增加,月经过少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合并出现,如未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闭经,还可能造成患者不孕不育、卵巢早衰等。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及生育能力、延缓衰老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西医学中月经过少主要为各项妇科疾病中的症状之一,没有独立的病名,因此其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治疗方法也比较单一、局限。而中医中药对于本病治疗历史悠久,运用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对于本病的治疗有较强优势。王秀霞教授为第三、四批带高徒名老中医,黑龙江省名老中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近60年,具有深厚的中医底蕴,丰富的临床经验。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可扩宽我们的临床诊疗思路,为我们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是,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及要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大大增加了中医经验传承与培养的难度。因此运用现代统计学手段对月经过少患者处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可为传承王秀霞教授治疗月经过少学术经验,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撑。目的:通过现代统计学手段对月经过少患者处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从中总结出王秀霞教授治疗本病的用药特点与规律,以便更精准传承王秀霞教授治疗月经过少这一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中医中药治疗月经过少提供参考思路与方案。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原始资料的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王秀霞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有效病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统计出每种药物出现的频次、频率,统计常用药物的高、中、低频,对于常用药物的功效、气味、归经进行分类统计,使用SPSS(version22)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王秀霞教授治疗该病的用药规律。结论:1.通过功效类别分析得出王秀霞教授门诊治疗的月经过少患者以肾虚血瘀型多见。2.通过功效类别、药性和药味综合分析得出王秀霞教授门诊治疗的月经过少患者的主要治法是补法、消法。主要治疗原则为补肾养血、温经活血。3.通过药物归经分析得出王秀霞教授门诊治疗的月经过少患者的病位在肾,与肝、脾、心关系密切。4.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出3个常用药对分别为巴戟天、山萸肉;当归、川芎;鸡血藤、泽兰。5.通过药物频率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得出王秀霞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处方由大补元煎合四物汤加减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