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生存质量与Hp相关性及中药干预后的疗效评价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Hp(Helicobacterpylori)检测并利用生存质量量表对其生存质量测评,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价中医药干预后的疗效。   方法:通过胃镜筛选符合条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生存质量量表为依据对入选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积分评价,并利用快速尿素酶实验、13C或 14C呼气试验对入选患者进行 Hp 检测,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两者的相关性,并给予中医药干预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中药治疗组患者 60 例,其中疗前生存质量量表积分在80~90(不包括90)者5人,Hp阳性者3人、阴性者2人;积分在90~100(不包括100)者31人,Hp阳性者18人、阴性者13人;积分在100~110者24人,Hp阳性者17人、阴性者7人,给予等级资料相关分析,结果P>0.05,提示生存质量积分与 Hp 感染之间无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经中药(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的 SF-36量表的评分均有升高,提示经中药、西药干预后,病人的生存自我评价有所改善、提高;试验组对于总体健康感和社交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在生存量表的其他各维度、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疗前生存质量积分与 Hp 感染与否无明显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经中药(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病人的生存自我评价有所改善、提高;中药组对于总体健康感和社交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而在生存量表的其他各维度、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和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PIIINP的影响。   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予半夏白术天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外周关节为主的对称性关节滑膜炎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大约为0.33%[1]。其治疗棘手,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最终可引起关节软骨及骨的
  目的: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所致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开展研究。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
目的:  分析总结“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技术改善不同血压级别、病程、证型及 BM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效应特点,明确其适应人群特点,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更有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记录(包括年龄、就诊情况、溢液情况性质、导管镜检查结果等)资料的变化,观察导管镜介入联合疏肝凉血汤对肝郁火旺型乳衄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这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测身痛逐瘀汤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血瘀证的临床效果,并对比单纯口服身痛逐瘀汤以及单纯采用射频热凝术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探讨身痛逐瘀汤联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评价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间的水平差异。   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MM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
目的:通过观察独活寄生汤配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找一种中西医联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案。  方法: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