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进行Hp(Helicobacterpylori)检测并利用生存质量量表对其生存质量测评,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价中医药干预后的疗效。
方法:通过胃镜筛选符合条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生存质量量表为依据对入选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积分评价,并利用快速尿素酶实验、13C或 14C呼气试验对入选患者进行 Hp 检测,通过相关性分析了解两者的相关性,并给予中医药干预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中药治疗组患者 60 例,其中疗前生存质量量表积分在80~90(不包括90)者5人,Hp阳性者3人、阴性者2人;积分在90~100(不包括100)者31人,Hp阳性者18人、阴性者13人;积分在100~110者24人,Hp阳性者17人、阴性者7人,给予等级资料相关分析,结果P>0.05,提示生存质量积分与 Hp 感染之间无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经中药(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的 SF-36量表的评分均有升高,提示经中药、西药干预后,病人的生存自我评价有所改善、提高;试验组对于总体健康感和社交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而在生存量表的其他各维度、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疗前生存质量积分与 Hp 感染与否无明显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经中药(试验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病人的生存自我评价有所改善、提高;中药组对于总体健康感和社交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西药组,而在生存量表的其他各维度、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