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基本上还是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课程的浓缩,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自身发展的特色和立足的平台。最终导致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就业困难,而解决这种难题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理念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经过了七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过去的基于操作技能和外显的职业能力有所不同,它强调职业能力的终身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由于就业能力本身要求可持续发展性和终身学习型,因此,以我国高职现在课程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将基于就业能力开发的课程模式导入到我国高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来,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几个关键环节出发,对我国高职新一代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使以就业能力为指导的教育思想理念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文章尝试着使用文献检索法、比较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合现在职业环境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基于就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即跨行职业能力(Cross-professional capacity)、关键能力(the Key Capability),终身学习能力(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和可持续发展能力(Capacity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时代关联性要素(Vintage faktoren)这五种能力得出E-CKLSV课程开发模式。E-CKLSV课程开发模式是结合国内外对就业能力的研究建立的一个系统、科学课程体系。该课程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就业能力开展的。极大的增加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适应社会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课程调整的及时性与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时代,社会背景,在学校、企业、政府各方面的参与下,依靠并回报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