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研究影响T1-T2期伴有1~3个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一科2001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1~3个阳性淋巴结T1-T2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565例,占同期所收治乳腺癌患者总数的17.82% (565/3170)。纳入本研究的条件为:(1)女性;(2)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10个;(3)阳性淋巴结转移比率<20%;(4)术前未接受过诱导化疗或其他抗肿瘤治疗;(5)按照2003年UICC乳腺癌TNM分类及分期标准分析均为pT1~2N1M0;(6)既往患者无其它肿瘤病史。符合以上条件者共434例。全组患者阳性淋巴结转移1、2、3个的病例数分别为267、128、39。T1期患者84例,T2期患者350例。左侧乳腺癌患者214例,右侧乳腺癌患者220例。绝经患者58例,未绝经或围绝经期患者376例。434例患者中238例未接受术后辅助放疗,196例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放疗,放疗范围包括胸壁野及同侧锁骨上野,总放疗剂量为46~50 Gy/23~25次。分析全组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s,OS)、局部控制率(local control rates,LC)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s,DFS),并对影响总生存、局部控制及无病生存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1)全组43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8岁(年龄范围23~80岁)。中位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4个(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范围10~37个)。全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4.8个月(随访时间16.1个月~100.2个月)。全组患者的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和85.7%;3年和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5%和95.6%;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3%和82.3%。(2)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1.影响总生存分析:①年龄:年龄≤35岁、36~50岁和≥51岁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5%、91.4%和78.3% (P=0.008)。②放疗与否:未放疗患者和放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4%和89.2% (P=0.039)。2.影响局部控制分析:放疗与否:未放疗患者和放疗患者的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6%和97.7% (P=0.041)。3.影响无病生存分析:①年龄:年龄≤35岁、36~50岁和≥51岁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3.3%、89.0%和73.9% (P<0.001)。②阳性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为1个、2个、3个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6%、76.2%和74.1% (P=0.037)。③放疗与否:未放疗患者和放疗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8.5%和86.1% (P=0.047)。(3)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1.年龄(P=0.011)是影响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2.阳性淋巴结个数(P=0.040)、放疗与否(P=0.020)是影响局部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3.年龄(P=0.002)、阳性淋巴结个数(P=0.013)、放疗与否(P=0.039)是影响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4)以年龄≤35岁、未行放疗、3个阳性淋巴结3项预后指标建立评分系统,每项预后指标记为1分,对全组患者进行评分,得分0分、1分、≥2分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7%、84.7%和82.2% (P=0.117); 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是98.4%、95.1%和82.4% (P=0.0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是87.1%、82.1%和53.5% (P=0.007)。(5)全组患者中17例首次失败为局部区域复发,其中胸壁复发10例,锁骨上区淋巴结复发8例,1例患者同时出现胸壁和锁骨上区淋巴结复发,无腋窝及内乳区淋巴结复发。全组患者中51例首次失败为远处转移,远处转移部位有肺、骨、肝、脑、纵隔、胸膜、卵巢、腹腔、脉络膜,其中肺转移28例(54.9%),骨转移28例(54.9%),肝转移10例(19.6%),脑转移4例(7.8%)。(6)对于局部区域复发,未放疗患者7例胸壁复发,7例锁骨上区淋巴结复发,放疗患者3例胸壁复发,未放疗患者与放疗患者均无腋下及内乳区淋巴结复发,未放疗患者与放疗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5.9%和1.5%(P=0.020)。未放疗患者远处转移31例,远处转移率为13.0%,放疗患者远处转移20例,远处转移率为10.2%,放疗患者较未放疗患者远处转移率下降了2.8%,但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结论:1、术后放疗可提高1~3个腋淋巴结转移的T1-T2期乳腺癌患者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2、年龄36~50岁患者预后最好,好于年龄≤35岁和≥51岁患者,年龄≤35岁和≥51岁患者预后相当。3、年龄≤35岁、未行放疗、3个阳性淋巴结预后不良,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因素患者局控率和无病生存率低,建议患者应根据个体因素采用合适的治疗。4、T1-T2期1~3个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局部区域复发部位主要是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照射范围包括胸壁及锁骨上区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