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混合型社区设计研究——对上海市东北城区三个实例的解析

来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功能混合”理论的探讨,将身边的以办公、住宅、商业为基本功能组成的混合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设计要素的解析及对比,展开对功能混合设计方法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阐述了论题选择的背景和研究目的,界定了相关的概念,提出了研究的主线和框架。 第二章集中分析了功能混合及社区概念的发展历史,总结国外的发展经验,同时介绍了功能混合在本地的发展情况,并列举了发展初期的功能混合型单体建筑的实例。 第三章及第四章是全文的研究主体,研究对象为上海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功能混合型社区:“海上海”、“复城国际”、“创智坊(一期)”,通过资料搜集、现场考察,随之展开分析对比,研究该类社区设计方法的共性及特色。 第五章结论,对功能混合的发展状况和优势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前景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中心消毒供应室(CSSD)是一个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器械配备、水电气管理、空气净化等多个专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筑设计是各子系统
不知道在哪里看过一句话,买房子买的就是生活方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早已不仅仅作为一种遮风避雨的工具而存在。它们除了作为基本的日常生活
本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归纳的过程中,总结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素,并针对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生态系统的特点,明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地域文化的表现逐渐式微,作为地域文化重要载体的建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在众多的建筑类型中,居住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地域性的缺失是
城市滨河堤岸界面是滨河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与河流之间的过渡区域,它构成了重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为拥挤的城市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游憩空间、亲水空间和公共绿地,同时也
砌体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整体材料。论文选择阐述从砖砌体自然物质属性(建筑的砖砌体)的研究到砖砌体形式建构(砖砌体的建筑)的研究。建筑形式的产生离不开材料的自然属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特殊国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由此引发的与城市用地相关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在我国,以城市用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济南一些旧住区已出现不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趋势。此类住区较为密集的分布于中心城区内,区位相对优越,建筑并非以危房形式存在而急于推倒重建,但因其功能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旧城商业街在现代生活中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其在新的时代浪潮中逐渐走向秩序紊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地的文化有着趋同的现象。在建筑领域也是如此,全球化下的城市发展以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主,渐渐失去了原本的地域色彩。缺乏城市归属感与对国际化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