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块南缘中、东段晚白垩世—早古新世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good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时期,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大量的岩浆岩,其中拉萨地块南缘分布的岩浆岩被认为是新特提斯俯冲消亡到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产物。本文对拉萨地块南缘东段昌果地区典中组(E1d)火山岩和中段麦弄地区的侵入岩进行研究,探讨拉萨地块南缘晚白垩世-古始新世时期的岩浆的来源、岩石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为拉萨地块南缘的地质演化提供依据。拉萨地块南缘东段昌果地区出露的典中组(E1d)火山岩,由锆石U-Pb定年获得该火山岩地层的年龄为(69.97±0.45)Ma、(66.80±1.10)Ma,拉萨地块中段姑弄地区典中组(E1d)火山岩年龄为(69.3±4.1)Ma;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拉萨地块南缘典中组(E1d)火山岩形成于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时期,典中组(E1d)火山岩主要以中性的安山岩、英安岩为主夹少量的酸性流纹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明显的Nb、Ta、Ti负异常,为典型的岛弧火山岩特征,与林周盆地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一致;拉萨地块东段昌果地区研究的火山岩采自旦师庭地层,但是本次研究的火山岩年龄属典中组火山岩,且与典中组火山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拉萨地块昌果地区旦师庭地层可能为典中组地层。拉萨地块中段麦弄岩体(小型侵入体),侵入于典中组地层(E1d)中,其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结果为(63.4±1.3)Ma,A/CNK=0.870.96,属准铝质岩石,MgO较低,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程度不明显,弱的负Eu异常,Mg#(43.3-55.9)较高,低的Sr/Y值的特点,表现为典型岛弧岩石特点。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时期,本文研究的拉萨地块南缘的典中组火山岩可能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板片发生回转,导致上覆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本文研究的侵入岩可能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新特提斯洋板片发生回转,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
其他文献
沥青路面在温度、车辆荷载及水分等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下,致使路面病害频发,导致其服务性能和寿命受到极大的损害,而提高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对沥青进行改性
非线性科学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混沌科学与分形理论,现已得到科学界的广泛重视。混沌分形的思想目前已应用在物理学、生物医学、天文学、社会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晚太古代-古元古代早期,地球系统各圈层发生了重大转变,具体表现在地幔温度、陆壳生长速率、大陆地壳成分、大气圈氧含量等多个体系的显著变化,这一时期也是克拉通形成与演化
近年来,非线性薛定谔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许多物理问题特别是非线性光学和凝聚态物理都可以通过薛定谔系统来解决,因此该系统备受关注.相关学者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组
推进垃圾分类,不仅是检验城市治理水平、保护资源环境的内在需要,更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美丽中国愿景的战略需求。作为住建部确定的垃圾分类处理先行先试重点城市,沈阳
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了两类具有脉冲的无限时滞种群竞争系统以及有限时滞种群竞争系统,利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获得这些解的持久性、全局吸引性、周期解和概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性条
本文对发射源大小和发射时间对质子-质子(p-p)动量关联函数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假设发射源是球高斯源,其空间和时间分布由函数S(r,t)exp(-r2/2r02-t/τ)给出,用关联函数计算程序
锁瑚菌属(Clavulina)是具珊瑚状子实体和两个担子小梗的类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记录报道了约90种,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为该属的主要分布区域,中国此前记录了6种。目前
在运输、存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沥青会受到温度、日照、空气、交通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老化导致沥青性能发生衰变。在沥青老化过程中,温度和氧气是影响沥青老化的重要因素。本
在我国金融监管加强的背景下,2017年2月证监会发布再融资新政,对国内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做出规范和限制,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可转换债券进行融资。在再融资新政与转债新规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