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增长,经济研究在学术界迅速展开并繁荣发展,从经济理论的研究到实证经济的兴起,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在持续扩展、研究对象不断细化、研究方法不断更新,但具有明显模型化、数量化的趋势,尽管实证方法研究是经济研究的一大进步,但简单问题复杂化、数据强行套用模型、指标滥用等问题也随之暴露。基于上述背景,考量博士学位论文相较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且经济学类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代表了我国未来学术界的新生力量,本文选取2000-2017年知网收录的12648篇经济类博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计量法、文本挖掘技术、共词聚类分析、可视化技术等进行研究,探索当前经济学类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侧重点,综合探讨当前论文方法选用及指标运用上所突现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经济学类博士培养已渐为成熟,每年知网收录的博士学位论文数量趋于稳定。应用经济学领域学位论文数量是理论经济学论文数量的近五倍,从侧面论证了理论经济学研究的缺失。(2)研究主题的聚类分析上,当前系统动力学、新型城镇化、实体及虚拟经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中小企业融资等代表了学术热点前沿,值得关注。(3)在方法应用上,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学位论文中对模型和方法的应用往往以量取胜,传统的统计模型和计量模型仍占主导地位,但无论在经典模型还是复杂新模型的运用上,都缺乏与指标选用、研究主题合理科学的衔接。(4)从指标、方法在研究内容的应用上来看,选用方法、指标的不同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可能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故对方法、指标适用性的探讨非常重要,当前从GDP和通货膨胀指标的分析中暴露出对指标的滥用、误用现象需要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