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后勤是指为高等学校师生员工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的组织,分为科研后勤、教学后勤和师生生活后勤,具体包括餐饮、物管、住宿、交通、水电、医疗卫生、基建与维修、校园绿化与安全、教工幼儿及中小学教育、招待所等。因此,做好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对学院的整体工作带来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职能是“三育人”,即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其最主要工作就是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师生员工日常工作生活学习。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与教育教学一样,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非常首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的成效。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原有的后勤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工作更新、更高、更及时的要求。高校原有的后勤管理模式,在不断建立并逐渐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成为摆在全国各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否能够成功,主要依赖于高校后勤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体系建立。因此本文将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研究对象,将现阶段构建后勤标准化管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客观分析了后勤服务总公司的后勤管理模式及其弊端和形成原因,就如何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来提升和改善后勤管理方式,更好的为广大师生服务进行研究。本文通过选取不同的调研方法,对黑龙江工程学院后勤管理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大众师生反映的信息,发现在后勤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不足,在总结原因的过程中,积极寻求改善方案。高校后勤是既要服务,还要育人,既要经营,又要管理,既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要懂得经营,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高校后勤按照准企业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通过制定一整套科学、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等建立高校后勤标准化管理体系。本文在大量阅读分析相关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案例的基础上,对比黑龙江工程学院现有的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在这样一个理论研究和企业实际相结合的背景下,通过对黑龙江工程学院后勤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标准化建设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予以研究,指出后勤总公司管理标准化不到位形成的原因,同时提出新的建设性的策略,希望能改善后勤总公司的管理体系,促进后勤总公司的发展,试图将黑龙江工程学院后勤管理研究向前推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估以寻求适宜、有效的对策,从而为后勤服务总公司提供有效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