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牧区酸马奶中分离的23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23株试验菌株中,4株为Enterococcus raffinosus、3株为Enterococcus durans、3株为Enterococcus dispar、2株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Enterococcus villorum、2株为Enterococcus gallinarum、1株为Lactobacillus sake、1株为Lactobacillus casei、1株为Enterococcus pseudoavium,4株试验菌株不属于乳酸菌。通过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和抑菌特性研究,可以发现试验菌株生长温度范围广、具有耐热性、耐酸性、耐盐性、部分菌株具有发酵二糖和分解淀粉的优良特性;并且对Escherichia coli、Enteritidis bacillus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HZ1、HZ15、HZ24、 HZ25、HZ26、HZ27、HZ28和NN1对(?)taphylococcus aureus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对19株乳酸菌进行了耐药性测定,发现19株乳酸菌对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高达100%,最高的MIC值大于237.03μg/mL。试验通过对菌株DNA拓扑异构酶ⅡgyrA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与敏感性大肠杆菌gyrA基因进行突变位点的比较,发现10株耐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乳酸菌的gyrA基因位点发生突变,试验菌株HZ1、HZ15、HZ24、HZ25、NN、NN1、NN2、NN3、ZB和ZBQ的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有10个位点发生突变,LD有11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HZ28、BB有14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证实试验菌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产生的耐药性与菌体DNA拓扑异构酶ⅠI gyrA基因突变有直接关系。